发布时间:2025-01-10 20:16:48 来源: sp20250110
作为我国债券市场吸引外资的重要渠道,债券通到今年7月已开通满7年。7年来,债券通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入市主体持续增加,交易量和活跃度均大幅增长。
7年来,债券通为境内外机构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投资选择和更加便捷的投资渠道。在7月9日举办的“债券通周年论坛2024”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透露,债券通相关配套措施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将启动支持境外机构使用债券通北向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业务,并将推动该业务尽快上线。
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债券通经过7年的快速成长,成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外资持续流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
作为连接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渠道,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上线运行,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通道。2021年9月24日,债券通“南向通”顺利开通,在闭环管理、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债券市场投资境外债券,实现债券市场“南北双向”的互联互通。
在债券通基础上,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于2023年5月15日正式落地,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金融衍生品交易,更好满足境外投资者的利率风险管理要求。
7年来,债券通规模逐步扩大,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截至今年5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总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27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了400%。已有1128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约为债券通开通前的2.7倍,涵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类机构与商业类机构,其中有85家央行类机构已入市投资,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超过80家入市投资。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表示,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债券通上线以来,机制不断优化,高度便利性使其成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同时,互联互通机制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近年来,环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但国际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意愿却不减反增。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境外投资者已连续9个月净增持在岸银行间市场债券,债券通功不可没。目前债券通“北向通”已有超过82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每日平均成交额从开通首月的约15亿元人民币,跃升至2024年5月的466亿元人民币,增幅超过30倍。
“往后境外投资者对境内债券的需求肯定会继续增长,而他们对流动性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反过来,内地投资者对多元化配置尤其是对境外债券的需求也会慢慢提高。”余伟文说。
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江会芬表示,近一段时间来,全球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截至今年5月末,境外投资者已连续9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累计增持量超过1万亿元。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表示,这些数据说明债券通推动了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快速增长,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从债券市场的深度来看,债券通也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多层次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2019年以来,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等全球三大债券指数。其中,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富时国债指数中的权重接近10%,均高于最初纳入指数时的预计权重,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中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
联博集团固定收益资深投资策略师黄庆丰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这些年来,债券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完善、便利与快速的途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随着中国债券逐步被纳入全球主要债券指数,债券通有效促进了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升了中国固定收益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被激活,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产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江会芬表示,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从短期视角看,根据富时罗素公司的最新数据,2024年4月,中国政府债券以人民币或美元计价的投资回报率均位居全球榜首,并且中国政府债券是全球唯一投资回报率为正的政府债券。从长期视角看,根据彭博数据,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都可以获得约70%的收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江会芬表示,从避险属性看,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避险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从流动性看,人民币债券交易活跃,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从发展潜力看,中国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超过163万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第二位。目前境外投资者持债量占比仅为2.6%,与发达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
配套措施持续完善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成果显著,整体架构日趋完善。过去一年,“互换通”推出多项优化措施,为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债券通“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香港金融管理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有利于为境内债券成为全球广泛接受的合资格抵押品奠定基础。
为解决境外投资人进行跨境投资时对风险对冲策略的需求,2023年5月“互换通”上线。今年5月,“互换通”推出了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新增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标准化利率互换合约、延长费用优惠期限等。
黄嘉诚认为,这些优化措施更好地调动了境外机构参与“互换通”的积极性,更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样化风险管理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的成本,同时也将为“互换通”的进一步扩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截至5月末,“北向互换通”已吸引61家境外机构入市,累计达成4300多笔交易,名义本金总额约2.2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规模实现了数倍增长。
接下来,相关配套措施仍将陆续“上新”。江会芬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将启动支持境外机构使用债券通北向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业务,这一业务将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债券作为离岸合格担保品的应用场景,有利于盘活境外机构持有的境内人民币债券,也有利于降低境外机构参与“互换通”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将与香港方面共同做好筹备工作,推动北向通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业务尽快上线。
据介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优化措施:一是深化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继续完善债券通、“互换通”机制安排,稳妥有序推进境内外基础设施托管行之间的联通合作,推动基础设施跨境监管资质互认,有序推动基础设施“走出去”跨境提供服务;二是完善境外投资者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工具,丰富利率汇率等衍生工具,探索拓展将人民币债券作为离岸合格担保品的机制;三是降低境外投资者入市投资成本,与财政部共同研究,完善面向境外投资者的免税政策安排,进一步优化入市投资流程,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市场也有更多期待。“债券通部分环节如交易登记程序和债券交割流程等,未来仍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黄嘉诚表示,当前投资境内债券,在债券交割过程中,交易商、交易员、中后台都需要通过邮件确认来完成债券交割。“目前我们要求交易对手方确保在完成交易后1小时内进行邮件确认,以免造成交割问题。但这也使得参与交易和交割流程的各方时间较紧,如果相关流程能够自动化,将大幅提升债券交易和交割的便捷程度。”黄嘉诚建议,可参考海外债券的交易流程,探索直接通过中央交易配对平台自动完成交割。
黄庆丰建议,当前在交易操作时,需针对不同的托管银行要求,使用定制化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报文。如果未来各托管银行间可以制定一套标准化的SWIFT信息系统,或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债券通运行效率。
江会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会继续将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向深入,支持香港繁荣发展,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球金融市场开放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