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0:02:52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北京8月29日电 题:《易经》如何为拉美民众的现代生活“指点迷津”?
——专访哥伦比亚汉学家、塔德奥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罗一人
作者 宋雪晴
“那些神秘且无形的、富于变化的事物,蕴含着古老的中国哲学。欢迎加入这场探索之旅,打开奇迹之门。”近日,哥伦比亚安东尼奥·纳里尼奥故居博物馆开启了一场介绍“中国经书之首”《易经》的直播分享,吸引了众多国外中国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与互动。哥伦比亚汉学家、塔德奥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罗一人(Pablo Rodriguez Duran)是这场直播的主讲人。
近年来,《易经》所阐释的“阴阳平衡”“物极必反”“相生相克”等中国哲学理念逐渐被拉美民众理解和接受。罗一人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时表示,无论是从书中获得启示以应对现实困境,还是为满足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娱乐需要,《易经》已经成为拉美民众眼中中国哲学的“宝典”。《易经》有何魅力能够引起拉美民众的好奇与探究?作为了解自我、体察世界的方法,《易经》与西方分析心理学有许多异曲同工的概念,两者产生了怎样的交融与互鉴?罗一人研学中国文学与汉语多年,译有多部中国古典名著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他也在此过程中找到了中国人世界观里的“道”。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易经》目前在拉美的接受程度如何?它有何魅力吸引拉美民众探究?
罗一人:20世纪下半叶,拉丁美洲对东方哲学与实践的兴趣日益浓厚,《易经》逐渐传入拉美,并呈现出持续流行的趋势。
从文史角度看,《易经》在拉美社会文化中产生了较深影响,激发了拉美诸多艺术家、作家及思想家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了创作灵感。例如,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多次在其著作《亚历芬》和《沙书》中借助《易经》,探讨命运与偶然等复杂哲学概念的关系;墨西哥诗人帕斯在其作品《弓与琴》中,引述《易经》的阴阳平衡思想解读诗歌的本质;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在其小说《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中,阐述《易经》如何帮助人们理解生与死的深刻意义。这些仅是众多提及《易经》的拉美作家和思想家中的几位。
从现实生活来看,《易经》是帮助拉美民众洞察外部世界、建立精神连接以及研判自己所处位置的工具书。拉美民众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求助于《易经》:当面临生活中的重大决策时,如选择职业、工作或伴侣;当遭遇情感困扰时,例如情感分手或婚姻危机;当遇到健康问题时,如疾病或伤害;当感到迷茫或不确定,如缺乏生活方向或对未来感到焦虑。
《易经》持续吸引拉美民众探究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易经》所倡导的观点:阴阳平衡、对立统一和万物互联,与拉美文化中崇尚的整体性方法相契合,这种文化接近性使得《易经》在拉美传播拥有了先天土壤。其次,《易经》集纳了丰富的图解和卦象,具有人类共通的符号意义和象征价值,即便是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的读者,也能够理解精髓并产生共鸣。再次,作为一部可用于占卜的经书,《易经》为人们解决情感、职业和健康等实际问题,提供了寻找灵性答案和方法指导的新路径,这种实用性是拉美民众探究的驱动力。
2024年6月,罗一人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文学院院长创新交流会”上发言。
中新社 记者:你曾表示,《易经》是一本“变化之书”。为何这样说?
罗一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是变化不息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现在影响着人们的无形力量决定的。《易经》便是一部探讨如何体察这些无形力量、如何描绘当前状态图景的经典之作。人们通过占卜,了解无形力量的变化,进而揭示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易经》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阐释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用以说明生理病理、推算人的命运。值得关注的是,五行具有生克与方位。《易经》认为,相生是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相克是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还各有对应的方位,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易经》还创造了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八卦来形象地表现这些变化规律。—(一个长横)代表阳爻(yáo),--(两个短横)代表阴爻。阳爻和阴爻有八种组合形式,每种形式称为一个单卦,每个单卦有相应的卦名;将两个单卦上下组合即为重卦,共有六十四卦,《易经》对这六十四卦作出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解释。阳爻代表男性、大地、太阳等刚强属性的事物,而阴爻代表女性、天空、月亮等柔和属性的事物。此外,每一卦都有各自的方位。据《汉书·五行志》记载,震(单卦名称,下同)在东方,为春为木也;“兑”在西方,为秋为金也;离在南方,为夏为火也;坎在北方,为冬为水也等等。
2024年6月,“徐则臣对话30国汉学家”活动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办。图为罗一人(右一)发言。
中新社 记者:《易经》蕴含了中国古人怎样的世界观与哲学观?
罗一人:首先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与人被视为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古人认为,天体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人间事物的发展,同时,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也能反作用于天道。这是中国古人整体统一思维的体现。因此,通过占卜,人们试图预测和解读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其次是阴阳平衡。阴阳二字原指日光的背向,后来中国古人将这两字引申为哲学范畴中的两个对立的事物,即阴阳之道,变化之律。阴与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即为“阴消阳长”“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保持阴阳平衡被视为维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最后是五行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和土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与相互制衡的关系。这一理论用以解释和预测自然界及人事的变化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相互作用系统。
2024年4月,罗一人在中国云南体验“炒茶”技艺。
中新社 记者:在东西方比较视域下,《易经》与西方分析心理学有许多异曲同工的概念,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两者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交融与互鉴?
罗一人:西方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与《易经》有着深刻联系,其创始人荣格不仅热衷于研学卫礼贤翻译的《易经》,还打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思想藩篱,从中汲取了阴阳理论、天人合一理论等概念和方法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其理论中。
荣格吸收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统一性,将其作为共时性原则的理论前提。《易经》认为,道是天人统摄的整体,荣格吸收了道的概念,进而将道引申为共时性原则,以此解释那些在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没有因果联系却巧合的事件之间存在联系或统一。例如,荣格借鉴了《易经》中通过卦象的象征意义解释梦境的做法,赋予了梦境心灵感应的意义,揭示了梦的预示作用与补偿功能。
荣格通过《易经》中的象数和义理来推演自性化的过程,提出“人格即道”的观点,让意识与无意识对应阴阳两极,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即为“自性”。人们通过心理运转更新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进入到和谐的心理状态,就可以实现自性。
荣格还借鉴了《易经》中的阴阳理论来说明心理的结构要素——原型,并通过八卦符号让抽象的原型概念有迹可循。
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我预料,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易经》与西方心理学将继续相互影响和借鉴,并借助更多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成为人们精准认知自我、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工具。(完)
受访者简介:
罗一人(Pablo Rodriguez Duran),哥伦比亚汉学家、翻译家和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语言以及中医研究。本科毕业于墨西哥自由法学院,硕士毕业于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获得汉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外文局外聘专家,曾在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讲授中国相关课程。译著有《孙子兵法》《汉魏六朝诗与诗意画》《青鸟故事集》《云中记》《作家的敌人》,并参与翻译《中国当代诗选》《隔离期的阅读》等中国文学选集,另向拉美译介莫言、鲁若迪基、臧棣、贾平凹、孔见等中国作家的作品。曾受邀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汉学家翻译文学国际研讨会、2019“孔子新汉学计划”青年领袖项目多语种翻译研修、中国翻译研究院国际翻译家研修等活动。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