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1:49:21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网 北京10月18日电 近日,中国先锋派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吕新长篇小说《深山》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出席,贺绍俊、梁鸿鹰、张柠、王春林、王干、李云雷、鲁顺民、聂梦、李蔚超、黄德海、宗永平、阿乙等多位学者、评论家,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辑、中信文艺总出版人楚尘,中信出版集团文艺事业部副总编辑朱燕玲和作者吕新共同参与研讨。
吕新长篇小说《深山》研讨会在京举办。摄影:王纪国长篇小说《深山》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是吕新暌违8年、满怀真诚与悲悯的精神还乡之作,全书共39章,约33万字,小说以细密纷呈的意象与人事、敏感充沛的想象力感受力、不落窠臼的诗性语言和精神思索,书写深藏在晋北太行山壑里的生命群像及其渴求破山而出的生命力。
吴义勤在发言中谈到,吕新的先锋是扎根在中国乡土大地上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味道和乡土味道,辨识度很高。《深山》采取了高密度叙事,所有人物都在说话,都能够在小说里面进行叙事。作品中的细节呈现饱满生动,吕新笔下意象化、审美化、寓言化的乡村,又是真实存在过、经历过的乡村,展现了更多乡村写作的可能性。
阎晶明表示,吕新的《深山》在延续扎根于现实描写的先锋性的同时,表现力也变得更加饱满。《深山》的语言富有八九十年代小说的诗性,又与寓言化的反讽式描写共同建构出奇特的语境,表达的既不是简单的抒情,也不是冷漠和繁琐,而是一种悲悯。
李骏虎说,作为先锋派,吕新是最早解决乡村叙事和现代、后现代主义关系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的、民间的韵味,又有现代的、先锋的意味。《深山》是一部记忆之书、历史之书、命运之书,也是一部浑厚的大地之书。
吕新长篇小说《深山》。摄影:王纪国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小说的文本结构、诗性表达、历史呈现、美学意义和先锋性进行了分析和解读。“深山是作者的一个隐喻。隐喻着当时乡村的一种精神状态——哪里的深山都没有门,却无人真正离开。”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解读道。在山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春林看来,吕新在写这些普通村民,灰色的、冗长的日常生活景观的同时,也详细描绘了“生死无常”,这是他小说中一贯思考的主题,他是想写尽“人世间无限的悲凉与荒唐”。
“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可以非常鲜明感受到有一个分水岭,仿佛左边是传统的山花烂漫的农业岁月横亘其中,右边是寓言消隐和故事继续之后大家对于摩登生活的畅想。”中国作协创研部发展研究处处长聂梦表示,吕新对于当代中国现实人生和精神脉络的深刻洞察,对社会心理结构和精神结构的细微把握,是能够让每一个读者深深动容的地方。
朱燕玲坦言,《深山》从开始策划到正式出版经历了很长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感到了这部书在吕新创作生涯中的重量。“他的作品每一部都有不同的惊艳之感,总能让人有一种很深刻的振动的感觉。而这部作品,吕新可能是在用最现代的手法写一个最乡土的故事。”(完)
【编辑: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