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和中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27 16:33:37 来源: sp20241227

  奥莉娅·普隆金娜在读者出版集团晋林工作室。   作者供图

  大约15年前,我从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畔,来到了黄土高原的黄河之滨。在兰州生活的岁月里,我遇到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我的中国朋友,而与敦煌结缘,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

  2007年,来自中国吉林省的一个文化艺术交流团到我的家乡奔萨市演出。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我,一下子就被其中名为“千手观音”的敦煌舞吸引。演员们精湛的表演、翩跹的舞姿、默契的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也令我终生难忘。

  敦煌飞天,一梦千年。从那时起,敦煌这个名字便深深刻进我的心里。2015年,因为工作原因,我开始翻译有关敦煌文化的书籍,并终于有机会穿过河西走廊,第一次走进这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敦煌三危山下,我细细欣赏着莫高窟里一件件美妙绝伦的壁画和泥塑,被轻盈飘逸、凌空翱翔的飞天形象深深打动。从此,一粒探究敦煌历史文化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开始从事更多与敦煌有紧密联系的工作,并从中获得巨大成就感。冥冥之中,我感到似乎当初不是我选择来到敦煌,而是敦煌早已选择了我。我要倾尽所能多为敦煌做一些事情。

  在参加2018年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翻译工作之际,我有幸结识了我的人生导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在得知我作为一名外国人对中国的敦煌文化如此热爱和向往,并且多年从事敦煌文化相关工作时,郑老师表示了欣赏和肯定,并鼓励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2019年,我成功考取郑老师的博士研究生,并以敦煌学专业的“中亚考古”方向为主要研究领域。“师者如光,微以致远。”从此,我以郑老师“一辈子、一件事、一世情”的敦煌学研究理念为座右铭,开启了对敦煌文化的系统学习和研究。

  如果将古丝绸之路比喻成一顶黄金王冠,那么敦煌就是一颗冠顶明珠。敦煌学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在今天依旧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敦煌学不仅凝结了世界各族人民的深厚友谊,也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一部经典的世界级百科全书。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从2007年对敦煌“一见倾心”到2019年敲开敦煌学的大门,一路走来,凭着对敦煌无限的热爱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我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很荣幸地获得了甘肃省人民政府为外国专家颁发的“敦煌奖”等各种荣誉。

  如今,我也成了敦煌故事的讲述者。除了翻译大量关于敦煌历史文化的书籍,我也通过各种机会向人们介绍多姿多彩的敦煌。2023年,我受邀参加“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有幸与敦煌学专家赵声良等学者一起,为研学团的外国青年朋友们讲述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知识,收获热烈反响。

  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努力,为敦煌学的全球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我也愿继续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友好的推动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让更多的外国友人认识中国、理解中国。

  (作者为甘肃政法大学外籍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6日 15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