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风景照背后的小城逆袭

发布时间:2024-11-05 11:18:36 来源: sp20241105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刘兆权 杨绍功 刘宇轩)长三角南端,在浙闽省际交通枢纽浙江苍南,招商人员北上的脚步越发频密,希望赶在春节前引回更多绿色发展项目,他们用脚跑出的新“商路”,牵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隐形纽带。

在苍南,记者领略了一个长三角外围城市从思维认知、发展模式到精气神的转变。

“风吹又日晒,自由又自在”,在苍南站里,一幅巨幅风景照引人注目:棕榈湾畔,碧海扬波,岸边露营基地里,彩色的帐篷像花儿一样绽放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

列车上,苍南县发改局党组成员章如景热情地介绍着这座小城:苍南有168公里海岸线,为发展全域旅游、打造生态旅游景点,当地掀起了海岸整治提升热潮,完善设施、提升硬件,让棕榈湾成功入选“‘驾游中国’——最受欢迎全国自驾旅游精品线路”。

苍南位于长三角的最南端,地处浙闽丘陵间,靠山面海,历史上长期是浙江的交通末梢,这样的地方怎么接受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辐射?

章如景指着高铁介绍说,苍南从交通破局,翻开了融入长三角的新篇章。苍南虽是交通末梢,当地却转变思维,提出了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的目标。十多年来,当地多方筹措资金,织密立体交通网,最终化长三角边缘的劣势为跨省交界枢纽的优势。

现在,通过高速公路,苍南到温州市区只需1个小时,浙闽交界的泰顺、龙港、福鼎等地,人们出行多选择到苍南坐高铁。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高三车队总支书吴隽说,车队值乘多趟往来于苍南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高铁,车厢里经常都是满员。苍南的常住人口只有80多万,但是苍南高铁站的辐射人口却达到了300万。

路好走了,项目就来了。苍南面朝大海,发展核电、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项目,投资1200亿元的三澳核电、华能苍南海上风电4号、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等项目陆续落地。

高速,高铁,深水大港,立体交通格局之下,长三角的外围地带不再是发展的边缘。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技术中心总规划师徐海贤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五年,是交通网络同城化的五年。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均实现动车通达,公交化运营的高铁让长三角“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如今,长三角城市间的密切关联已超出了传统认知中的“沪宁杭大三角”,徐海贤的团队分析显示,长三角区域内已形成围绕上海、苏锡常、南京、杭州、宁波的“之字形”制造业关联网络。

“我们的市场在长三角,发展的资源也来自长三角。”章如景说,苍南不产药材,但集散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没有码头,水产市场却位列全国十强,很多人觉得这是无中生有,其实,长三角每一座城市繁荣的背后,都有区域一体化的无形纽带在关联和支撑。

(责编:王震、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