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5:12:26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社 绍兴9月23日电 题:绍剧里的悟空:六龄童师徒演绎降妖除魔
作者 项菁
首款中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月余,全球玩家都在打听一只猴子英雄。而溯源历史,绍剧中的孙悟空形象早誉满天下。
耍金箍棒、筋斗翻腾、与各路神仙斗智斗勇……在9月举行的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幕式上,“江南美猴王”刘建杨压台主演绍剧猴戏《闹天宫》引爆全场。六十三岁老戏骨,归来仍是孙大圣。
9月,刘建杨扮演孙悟空,主演绍剧猴戏《闹天宫》。张君 摄以猴戏著称的绍剧,原名绍兴乱弹,已走过400余载。作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唱当地方言,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豪放的表演见长。
20世纪40年代,由“绍剧宗师”六龄童(章宗义)主演的36本连台本戏《西游记》亮相上海老闸大戏楼,首创猴戏一举成名。原本为营生而设计的戏,打开了绍剧猴戏新大门。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章劼接受 中新社 采访时介绍,绍剧猴戏融入京剧北派猴戏的“神”性和南派猴戏的“猴”性,同时突出表现“人”性,形成“人、神、猴”三者融为一体的表演特色,赋予孙悟空更多的思想、情感和灵性。
章劼说,相传六龄童因自身音色条件,使用假嗓唱法,反倒成就悟空的激昂和愤慨,后人便延续下来。而其脸谱为突出火眼金睛,则以掌扇脸为基调,金粉勾画眉眼。
绍剧博物馆珍藏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剧本(藏本),封面图为主演六龄童。项菁 摄悟空道具、西游神话剧照、猴戏唱片……走进绍剧博物馆,观众可在一处玻璃柜内,发现20世纪60年代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电影拷贝,彩色画面映照着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
彼时,由六龄童主演的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发行至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荧幕上,面对白骨精三番五次挑拨离间,孙悟空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将“人性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降妖除魔的英雄形象,中国神话故事惊艳世界。1961年11月,毛泽东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绍剧博物馆另一侧展区,一张张彩色剧照吸睛。据章劼回忆,20世纪90年代起,绍剧演员们扛着金箍棒多次赴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演出,仅今年就三度唱响中国香港。
16岁起师承六龄童,刘建杨海外演出多不胜数。为了让更多人爱上猴戏,刘建杨尝试侧重悟空形象表达。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意大利演出,“我们一改从头到尾的演绎,从画悟空妆、穿悟空服引入,将孙悟空的形象塑造过程展示于众人,最后再进行五分钟的简短表演,赢得全场持久的欢呼声。”
影视剧、动漫、游戏改编风起云涌,悟空形象千变万化,绍剧猴戏也在求取改革“真经”。
早在20年前,绍剧团几易其稿打磨《真假悟空》,将大锣、大鼓、大钹传统乐器与现代交响乐融合,增添鸟叫声、小猴啼声;而后,又创排新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使用数字技术诠释舞美空间;2024年恰逢六龄童100周年诞辰,推出新版《火焰山》,缩减原先时长,让结构更缜密、节奏更明快。
9月初,刘建杨(中)与四名青年演员排练绍剧猴戏《闹天宫》,左一为其徒弟王浩爽。项菁 摄因排练《闹天宫》,前些天在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练功室,已退休的刘建杨携40余名青年演员反复打磨身段和动作,“猴戏肢体语言多,必须更突出武打,展现速度和力度。”
从师父刘建杨手中,“90后”王浩爽接过金箍棒。作为新一代绍剧猴戏传承人,王浩爽注意到时下火热的“黑悟空”,“不论外在形象、传播载体如何变,悟空勇往直前、惩恶扬善的内在精神永不过时”。
“毕竟每个人心中都住着自己的齐天大圣。”王浩爽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