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21:17:05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兰州12月22日电 题:探访甘肃明长城遗址遭矿企侵占现场 整改迫在眉睫
中新社 记者 阮煜琳
长城曾是中国古代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屏障,如今却难以抵御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蓄意破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22日通报指出,甘肃省景泰县矿山开采违反文物保护法,长期侵占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
侵占明长城遗址700余亩
长城东起辽宁虎山,墙体西达甘肃玉门关,总长度2万多公里,由墙体、界壕/壕堑、单体建筑(敌台、马面、烽火台)、关堡及相关遗存等构成。
日前, 中新社 记者跟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到明长城景泰段督察现场。 中新社 记者 阮煜琳 摄明长城景泰段修建于明代万历27年(公元1599年),主体长69公里,有48段长城、5个附属关堡,红水堡为明长城附属关堡。
10月13日,督察组暗查发现,景泰县景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渣堆位于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
11月28日, 中新社 记者跟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到督察现场。曾经兵戈铁马的明长城红水堡遗址,被严重风化侵蚀,不复当年建筑物的宏伟形貌。由于被企业矿料废渣等长期侵占,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周边正常的地貌被大面积破坏。透过围着的铁丝网,记者看到,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前的石碑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景泰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
督察发现,2016年10月,甘肃省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公布全省长城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以来,景泰县景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昌盛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分别违法占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建设控制地带499.7亩、213.6亩,设置料堆渣场15处、4处,堆放废渣约150.8万立方米、79.3万立方米。
整改多年仍未完成
当地主管部门称,景泰县景宇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昌盛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在红水堡遗址内堆放砂石料并放置开采设备。两家企业未经文物主管部门审批,擅自在城堡内外施工,堆积砂石料,损害了景泰县红水镇长城保护点建控地带环境风貌,由此认定,两家企业的开采行为违规。
景泰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规定,自2015年8月至今,多次对红水堡及周边进行现场检查,并通过约谈、下发整改通知书、停工通知书等方式,督促企业对红水堡遗址及周边附属建筑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但直至2023年11月,督察组现场督察时发现,整改仍未完成。
加大明长城保护力度迫在眉睫
日前, 中新社 记者跟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明长城红水堡遗址。 中新社 记者 阮煜琳 摄分析原因,督察组指出,白银市一些县区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差距明显。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监管不力,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到位。
长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文化遗产,但明长城红水堡遗址周边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均遭到破坏,在督察现场,督察组成员表示痛心:“守护好明长城这一国保文物,已经是迫在眉睫。”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日前指出,要充分认识长城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明长城保护工作力度,使长城蕴含的价值得到永久延续。要切实拿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整治方案,推动景泰县明长城保护和利用及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