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暨于坚作品国际研讨会昆明开幕

发布时间:2024-11-10 02:02:30 来源: sp20241110

   中新网 昆明11月4日电 (陈静)第四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暨于坚作品国际研讨会4日在昆明开幕。来自中国、比利时、丹麦、日本、俄罗斯、阿根廷、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诗人、作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文学论坛、学术讲座、诗歌朗诵等活动,进行文明的对话、文学的交流。

  于坚是中国“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出版诗集、文集40余本及摄影集等,作品被翻译为俄、英、德、意、法、韩、日等近20种语言。于坚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该校前身为抗战时期设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图为第四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暨于坚作品国际研讨会现场。 中新网 记者 陈静 摄

  于坚介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创建的现代文坛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成立而南迁。许多文学大师和年轻作者转移到这里继续写作。在敌寇的炮火下,“西南联大”一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写作营地,杰作灿烂。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诞生了诗人王佐良命名的“昆明现代派”,“昆明现代派”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云南师范大学赓续西南联大优秀传统,十年前在昆明创办了“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届。中国诗人舒婷、韩东,作家马原、苏童,美国诗人罗恩·帕吉特,法国诗人德吉、穆沙,德国汉学家顾彬,印度诗人拉蒂·萨蒂娜等曾参会。

  第四届西南联大国际文学节暨于坚作品国际研讨会吸引了7国诗人、作家、学者、读者参与,11月4日至7日将举办开幕式、文学论坛、学术讲座、作品朗诵会、共植友谊树、于坚摄影展、于坚纪录片《碧色车站》放映等,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于坚表示,文在中国一直是一种持久的、深邃的、伟大的精神力量。“文明”一词汉语独有,文明,就是以文照亮,通过文来超越人被抛入世界的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接下来的几天,各国诗人、作家、学者将与读者们交流、讨论,进一步认识文在我们时代的意义。

  “我无法回答‘诗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但若能保持对此问题的持续思考,就会成为写作的源泉。”日本诗人平田俊子(Hirata Toshiko)在当天的“诗人何为?”文学论坛中说,非常高兴能来中国参加如此盛大的文学盛宴,期待与更多诗人共同深入探讨,收获关于诗的意义,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