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1:48:50 来源: sp20250110
履职7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马慧娟一直关注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何提升,以及移民文化的发掘保护等课题,多次提议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加强成年人再教育等。在一次调研中,马慧娟问乡亲,“大家的文化生活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我们一个农民,种好地、喂好牛就可以了,文化这个事情,是人家文化人操心的事情,和我们有啥关系?”
在马慧娟眼中,文化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民间的书法、歌谣、戏曲、剪纸、绘画、民俗,甚至邻里关系、家教家风传承等,都是乡村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乡村治理起到关键作用。
她举例说,在宁夏的隆德县,书法非常盛行,上至耄耋老人,下到蓬头稚子,拿起毛笔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书法。这些年因为移民搬迁,书法也被带到移民区各地,几乎每一个移民点都有书法爱好者。政府每年会给从隆德搬迁过来的村民赠送笔墨纸砚,还会给他们的家里挂上“文化大院”的牌子,让他们免费教村里的孩子。
马慧娟介绍,这几年,党和政府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社火、秦腔、眉户剧等文化形式,也通过移民搬迁,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落在各地,让乡村有了活力。她认为,要重视对下一代的文化教育。“在这些孩子学业有成之后,再回到乡村的时候,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新的开始。”
1980年,马慧娟出生在宁夏固原一个名叫黑眼湾的小山村,这里人迹罕至,常年干旱少雨,农民靠天吃饭。2000年,依靠着党和政府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黑眼湾全村20多户陆续搬迁到宁夏中部的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日子一下就活泛起来了!”马慧娟回忆,曾经赶个集就要走上一天,现在交通更加便利,半个小时就能走到市里。
2010年,她开始在手机上写作,写童年的遗憾和梦想,写农村生活的辛酸苦辣,更写新移民的新光景——勤劳的人们顶风冒沙砌墙种树,挖水窖,开毛渠,温棚“打窝窝”“拉帘子”。
10年间,她写出了100多万字的散文和小说,被称为“拇指作家”。38岁那年,作为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的见证者、亲历者、记录者,马慧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2022年全国两会,马慧娟在代表通道上讲述了自己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的经历,她说:“我的故事不是传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贫困群众一起改天换地、成就梦想。红寺堡,闽宁镇,宁夏每一个移民搬迁地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书写着翻天覆地的传奇故事。”
马慧娟今年提的建议还是和乡村振兴有关。她说:“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红寺堡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质的蜕变,但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面临发展困难。”为此,她提出了助力红寺堡区高质量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具体建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