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0:51:48 来源: sp20241101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姜琳、魏玉坤、高敬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并将之概括为“五个必须”。其中,“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居于首位。
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新时代的硬道理”,会议发出了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号令,赋予了高质量发展新定位。
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11个月数据显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展现强劲韧性: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总结近年来引领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宝贵经验,研判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这一论断,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善于在总结实践中深化认识,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局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与“发展是硬道理”一脉相承,勇毅向前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一以贯之。新征程上的深化认识,充分彰显党中央对经济规律的科学把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应急之策,而是适应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数量扩张没有出路。只有以质取胜、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支撑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已然明确、新号角已然吹响,必将汇聚起全党和全国上下抓发展、促经济的磅礴力量。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工作的一个关键词,并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十大新词语”。
“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发展质态的跃迁,更有发展思想的变革。
发展实践由发展理念来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协同并进,关键在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
崇尚创新,激发动力之变。
首次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部署,鲜明指向“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坚持创新发展,中国经济塑造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将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
倡导绿色,擦亮发展底色。
这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截至6月末,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从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再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愈加鲜明。
推进共享,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多项部署聚焦民生关切、强化民生建设。
要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发展理念将持续引领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年终岁尾,寒风凛冽,河北雄安新区的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
设立6年多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江河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党中央谋划的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不断开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除了要直面外部严峻复杂形势,自身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
“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着力强弱项、疏堵点,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拥有14亿多人口、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稳居世界第二大货物进口国,这是中国经济优势所在,也是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底气所在。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
至此,中国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布稳外资24条政策措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一系列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新举措,不断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我们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新机遇”。
这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担当,也是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