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人与自然)

发布时间:2024-12-23 00:33:10 来源: sp20241223

  图①: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站长王剑琼正在维护自动采集设备。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图②: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管理站站长李建新(右)正在和同事一起巡护。   本报记者 朱 磊摄   图③:“最美基层环保人”、浙江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法规宣教科科长周正来(右一)在参加生态环保宣教活动。   受访者供图   图④: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新建村山头梅花争相绽放,美如画卷。   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千千万万美丽中国建设者的不懈努力。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行为自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走近大气本底观测员、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基层环保宣传员等美丽中国建设的一线工作者,了解他们多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建设美丽中国的动人故事。让我们齐心协力,积极行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

  

  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站长王剑琼

  精细描绘“瓦里关曲线”

  本报记者  乔  栋

  从青海省共和县倒淌河镇南行十来公里,便到了瓦里关山脚下。仰望这座海拔3816米的孤山,山顶的监测塔依稀可见。车往上走,7公里的石子山路绕行51个急弯,耗时将近50分钟,才到达“云端”。

  这里是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欧亚内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肩负着研究北半球内陆地区大气成分变化及其环境和气候效应的重任。它有个更为人们所熟悉的名字——瓦里关大气本底站。山顶的塬面上,已建成生活区和工作区两栋二层建筑。“这里的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地区的70%。氧气虽然少,但绝对是最纯净的。”站长王剑琼说。

  寒冬时节,气温低至零下10多摄氏度,日头却照得人睁不开眼睛。王剑琼戴着一副深色眼镜,来到室外采样点撑起了采样杆。随后,他弯下腰,在采样箱前手动操作,随着机器运行,空气源源不断进入采样瓶。王剑琼说:“机器可以实现自动监测,但是人工操作也必不可少。一是保存当日采样气体,二是通过人工检测气体来检查仪器是否精准。”

  每周,王剑琼和同事们都要定点进行一次户外监测。采集完样本,王剑琼来到实验室,分析起样本中空气的成分:“我的工作就是为空气‘体检’,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等都要检测。”随后,他还要把采样瓶密封打包,寄到位于北京等地的气象数据中心。

  王剑琼带领的团队有7个人,2人一组轮流值班,一次次采样、分析、对比,记录下波段图上细微的变化。“从2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我就喜欢这里安静的环境,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开展科学研究。”王剑琼说。

  瓦里关四周杳无人烟,几乎与世隔绝。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扰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瓦里关本底站周围10公里没有村落,周围50公里没有工矿企业,来的每一辆车都要预约登记……在实验室里,气相色谱温室气体监测系统、温室气体在线监测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让人眼花缭乱。每天,这里需定时传送6万多条数据,一条都不能遗漏。“这里的大气数据,代表的是欧亚内陆腹地大气本底状况。”30年来,瓦里关“出品”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成为国际气象界赫赫有名的“瓦里关曲线”。王剑琼和同事们的坚守意义重大。

  在“云端”坚守,有时也会遭遇突发情况。两个月前,一场降雪突袭瓦里关山。半夜,已经睡熟的王剑琼被值班电话唤醒,“传回北京的数据出现异常!”王剑琼来到实验室,操作仪器自检一遍,没有发现问题。他又打着探照灯,爬到了二楼天台上,顶着寒风和大雪一台台排查设备,最后终于发现一个收集口出现跳闸,导致数据出现异常。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王剑琼已在瓦里关坚守20年。和刚来时相比,现在条件已好得多。“刚来时,不适应高海拔环境,整天头痛欲裂,喝的水是水窖里的存水,每次喝之前得过滤掉表面的尘渣。”王剑琼说,“现在水电暖一应俱全,屋内还有制氧设备,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精准观测的干扰。”

  生活区厨房里,锅灶厨具一应俱全,但为了避免对大气的污染,本底站内一般不炒菜,王剑琼和同事们吃得最多的是速冻水饺和泡面。“今年我在山上过春节,自己动手包饺子。”这已经是王剑琼在瓦里关山上度过的第八个春节了,“继续当好大气本底观测事业的‘螺丝钉’,精细描绘好‘瓦里关曲线’,就是我最大的新年愿望。”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管理站站长李建新

  用心守护鸟类乐园

  本报记者  朱  磊

  江西省鄱阳湖南矶湿地,一望无际的芦苇丛随风荡漾,小船在湖水中缓慢前行。

  “停!”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管理站站长李建新喊道,“那边是不是有个渔网?”蹚着齐膝深的水,李建新朝着疑似有渔网的地方走去,果然,是一个废弃的地笼网,“枯水季节,遗留在深水区的渔网会渐渐露出来。鸟要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长约8米的地笼,里面长满了杂草,积满了淤泥,李建新和同事两个人一起拉都拉不动,只能用剪刀把地笼剪成一截一截,再收拢带走。

  常年在保护区风吹日晒地巡护,不仅让李建新皮肤黝黑发亮,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13年底,李建新考入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办公室干了没几个月,他就来到条件最艰苦的南山站,在南矶湿地从事野外监测巡护工作。

  南矶湿地位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水鸟迁飞区内,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10年来,李建新一直坚守在这里,保护候鸟家园,守护候鸟安全。

  南矶湿地共设有3个保护站,根据各个碟形湖的位置,划分了6条巡护路线,李建新所在的南山站负责其中两条线路,每周至少外出巡护5次。

  “湿地路况复杂,很多时候都是汽车、气垫船、步行接力才能到达,经常一不小心就陷进淤泥里出不来。”李建新说,在湿地里行走,看着只有几百米远,但走过去可能要几十分钟。

  南矶湿地有大大小小的碟形湖40多个,每个碟形湖面积从4000亩到3万亩不等,是保护区主要的鸟类栖息地,也是李建新和同事们关注的重点。每次巡护都要检查碟形湖是否有漏水、缺口,还要根据候鸟习性适时调节水位。“虽然辛苦,但是值得。”每次在野外,看到鸟儿在天空自在飞翔,是李建新最开心的时刻。

  “这些年,国家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再也见不到过去密密匝匝的捕鸟网,也看不到村民捕鸟。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监测和科普。”李建新说。

  鄱阳湖是季节性湖泊,南矶湿地在丰水期沉入水底,枯水期浮出水面,留下湖泊、浅滩和草滩,每年到这里过冬的候鸟种类繁多,还有许多留鸟在此安家。

  “豆雁53羽,赤颈鸭5羽,苍鹭2羽……”早上8点不到,李建新就和同事一起,在湖区用望远镜对候鸟和湿地生态情况进行监测,“早上它们还没出去觅食,水汽也没上来,视线更清晰。”

  李建新一边调整望远镜焦距,一边介绍鸟类监测的经验,“首先用望远镜扫一遍湖面,了解一下鸟群总体情况。然后先数大的、再数小的,先数少的、再数多的。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保护策略,调控湿地水位,为候鸟留存适宜的栖息地。”

  “这些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候鸟越来越多,我们也越干越有成就感。”李建新说。现在,李建新认识的鸟类已有50多种,常见的鸟如小天鹅、雉鸡、鹤等,他听声音就能分辨出来,已然成为半个候鸟保护专家。

  李建新和同事们的坚守,为鸟类和其他动植物守护好了家园。南山管理站刚刚进行的越冬水鸟调查发现,南矶湿地越冬候鸟增至16万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东方白鹳等多种珍稀鸟类,它们聚集在白沙湖、凤尾湖等多个碟形湖内,在水天之间形成一道美丽的湿地风景,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游玩观赏。

  

  浙江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法规宣教科科长周正来

  当好生态环保宣传员

  本报记者  顾  春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日益提升,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作为一名环保宣传工作者,浙江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桐乡分局法规宣教科科长周正来倍感振奋。

  2007年从事基层生态环境宣教以来,周正来累计组织宣传活动1660余场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近年来,桐乡市民的生态环境满意度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2023年,在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评选活动中,周正来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环保人”。

  安徽籍的周正来当年转业到桐乡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不通,“下乡时,我讲普通话,农村里老人家讲方言,无法交流。我去找当地同事学,把翘舌音改平舌音,一点点过关。”

  2014年,桐乡市推行垃圾分类,计划建一个垃圾焚烧站,附近群众有些抵触情绪。“我记得,崇福镇芝村村有一位冯大爷不理解,质问为什么建垃圾焚烧站污染空气?”周正来回忆。

  一次次沟通,冯大爷的心结逐渐被周正来的诚恳“聊开”了。“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诚恳听取群众的意见,和群众进行充分沟通,才能取得人们的理解,从而顺利推进环保工作。”周正来说。

  “这些年,桐乡环境越来越美,我开展工作的底气越来越足。”周正来说,最近去屠甸镇荣星村,村民们说,没人乱丢垃圾,垃圾分类成为习惯,村里像花园。

  2016年,周正来牵头成立环保公益组织桐乡绿桐田埂队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采取的方式是“同群众聊天、谈心,走进人们生活,走进人们心里”。

  绿桐田埂队经常下乡宣传,到村口敲锣打鼓把人聚起来,然后搞演出、放电影、放宣传片。7年多来,绿桐田埂队累计下乡8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余份。“让大家聚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环保意识,效果特别好。”周正来说。

  近几年,周正来不断探索新的宣教办法,比如无人机巡河直播,邀请村民加入直播间等。村民感觉很新鲜,可以在空中看到河道和自家房前屋后,如果发现垃圾、污染等,就会现场通知村干部处理。

  多年从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正来总结出一套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的好办法:每年一本系统方案,市镇村一支宣传队伍,统筹一组宣传平台,编制一套宣传资料等。

  “这套办法的核心就是必须和群众密切交流,与群众聊环保、拉家常。宣传册发放后,要和群众一起聊其中的内容,不是一发了之。”周正来每年带队下乡近200次,将桐乡市200个村、社区几乎都要走一遍。

  近年来,桐乡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持续提升,从2017年浙江省第八十五位,跃升至2022年的第十二位,提升幅度居全省第一。2022年,桐乡“五水共治”群众幸福感在嘉兴市排名第一,“无废城市”公众满意度在浙江省排名第三。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宣传员,我将持续当好政府与百姓的连心桥,努力说群众的话、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让生态环境宣传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周正来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2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闫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