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发布时间:2024-11-24 15:50:13 来源: sp20241124

  新华社新德里7月27日电(记者伍岳 施雨岑)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这是7月16日在鼓楼上拍摄的钟楼。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人们准备进入鼓楼参观(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万宁桥。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景山万春亭。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7月16日在景山上拍摄的北京故宫。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据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及其作为社会和政治中心对中国社会发挥持续的作用,认为“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该组织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北京太庙。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发言时表示,申遗成功是新的起点,中国将切实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社稷坛。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端门。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天安门和外金水桥。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这是7月21日在正阳门箭楼上拍摄的正阳门城楼。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天坛祈年殿。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先农坛拜殿。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这是7月18日在北京永定门公园拍摄的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这是7月17日拍摄的北京永定门城楼。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责编:徐婵、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