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8:01:59 来源: sp20241121
中新网 杭州2月1日电(鲍梦妮)搓面泥、揉成团、轻按压……在杭州市钱塘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黄小明的手中,一个个色彩艳丽的面团历经“七十二变”,逐渐成为俏皮灵动的小龙头和威武庄严的大青龙。
面塑小龙头。受访者供图 黄小明制作的面塑青龙摆件。受访者供图“这是我们的‘国风手办’。”黄小明介绍,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龙年,他参考图片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创意,创作了几款生肖龙摆件,没想反响热烈。
一般来说,黄小明制作一个龙头需三小时左右,一条大青龙则要花费三四天。如今,其手上光是龙头的单子就有六七十份。
制作中的面塑小龙头。受访者供图“一些国外的企业看到我做的龙摆件,也发来了订制的单子,每一条龙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我也会做一些创新设计。比如手边刚好有一块石头,我就想能不能让龙盘在石头上。”黄小明说。
正在制作面塑的黄小明。受访者供图据了解,黄小明与面塑的缘分源自其父亲。为了像父亲一样把这门古老的手艺传下去,又能做出一些“新花样”,他在“传承不守旧”中下了一番功夫。
黄小明制作的面塑黄龙摆件。受访者供图例如在原材料方面,为克服面团保存时间短的问题,他自主研发可永久保存的面团,让面塑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又如在形象设计方面,黄小明以手游人物、国潮元素为参考,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国风手办”。他还计划将龙摆件加工成车内挂件和茶宠,以适应更多使用场景。
新春将近,黄小明带着他的面塑作品频频出现在湘湖年鱼节等民俗活动现场,吸引不少青年群体的目光。他表示,希望将新潮与传统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受年轻人喜欢的“年味”作品。(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