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4:33:29 来源: sp20241231
中新社 苏州2月6日电 (记者 钟升)6日一早,蟹农们赶在年前将2024年首批扣蟹陆续投放至苏州阳澄湖中和高标准养殖池塘。待到秋风起时,如今只有纽扣般大小的扣蟹,将长成一只只壮硕肥美的大闸蟹,“爬”上万千家庭的餐桌。
苏州是中国最为知名的大闸蟹产地之一,域内太湖、阳澄湖都出产高品质的大闸蟹,名扬海内外。由于近年来苏州逐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控,湖中的围网养殖面积一再削减。山西、新疆等非传统产蟹区也加入大闸蟹的养殖竞赛中,令以往傲视群雄的苏州大闸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青年养蟹带头人、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副会长顾敏自小生活在阳澄湖边,见证了养蟹业的发展。他坦言,2023年,阳澄湖大闸蟹的整体业绩有所下滑,如今重新打造阳澄湖大闸蟹的金字招牌正成为重中之重。
在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史上,2016年是有着分水岭意义的一年。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苏州市于当年底将阳澄湖的围网养殖面积压缩了一半,使得阳澄湖大闸蟹的总产量从2016年的约2100吨暴跌至2017年的1200吨左右。为了弥补失去的产量,借助增氧设备等科技手段,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密度开始剧增,从曾经每亩放五六百只蟹,到巅峰时的每亩近一千两百只。
产量虽然得到了恢复,但是“洗澡蟹”争议、湖蟹与塘蟹优劣之争等问题持续困扰着阳澄湖大闸蟹,加之其连年上涨的价格,消费者纷纷开始寻找阳澄湖大闸蟹的“平替”。曾经顶着金字招牌不愁卖的阳澄湖大闸蟹,也显现出颓势。
“重新擦亮品牌,增加销售渠道,是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顾敏介绍,现在阳澄湖大闸蟹的养殖已经停下了在养殖密度上的“狂飙”,采取亩放800只蟹苗、回捕600只成蟹、亩产值约3万元人民币的养殖模式。“这种模式经过了多方的科学论证,是最合理的养殖模式。”
经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多方合作,选育出了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的新品种大闸蟹,进一步改善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种。新科技也融入传统的养蟹方式中,在昆山巴城的昆山阳澄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大闸蟹的投饵、用药及养殖塘的水质、含氧量监测等均实现机械化管控。全流程“以械养蟹”令大闸蟹的量、质双增。
此外,对于以往“湖塘混杂”的大闸蟹销售,顾敏也开始用不同的品牌名区分开来,做到价货对等。同时与电商协会等合作,拓宽销售渠道。顾敏说,随着春节临近,大闸蟹的销量又开始增加,目前他每天发往各超市的大闸蟹就有四五百只。
另一些养殖企业则将渠道延伸得更远。2023年,江苏太湖水产有限公司向阿联酋、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发送了约1500公斤大闸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接洽海外新客户,助力苏州的大闸蟹“爬”向更广阔的天地。(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