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8:30:39 来源: sp20241130
《简牍探中华》海报。 节目组供图
出土简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见证。百余年来,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出土简牍呈“井喷”之势,书写在竹简木片上的文字以及凝聚其中的“中华文脉”,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以“简牍”为题材的创新之作《简牍探中华》,穿越时空,探秘简牍中蕴藏的中华文脉密码。
节目选取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天回医简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简牍发现,以重要简牍相关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为蓝本,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方式,并依托央视频AI(人工智能)大模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诠释出土简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物质与文化遗存,是阐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参与节目部分工作中,我感受到专业性与严谨性对提升文化类节目品质的重要性。
对简牍整理、保护、修复的展现要确保专业性。简牍是对竹或木制成的书写材料的统称,包括简册、牍、觚等。把竹、木劈成窄长条,就称作“简”;分解为较宽的长方形片状,就是“牍”;削成四面、六面等多面体,则叫“觚”。古人因地取材,南方地区多用竹简、竹牍,北方多见木简、木牍。把单枚简、单枚牍编联在一起,就是简册了。我们今天在博物馆展柜里看到的简册和它的文字说明,其实是经历过考古发掘、修复保护、整理释读这三大阶段工作后的“成品”。
简牍整理与研究以前更多倾向于对简牍文字的整理释读,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关注简牍本体的修复保护。整理考古发掘出土的简册,需要从文物科技层面的修复保护与信息提取着手。出土于南方的简牍常常被泥水包裹,经历地下水千年浸泡,本体糟朽,轻轻一碰就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简牍出土时,往往会散成一堆,看上去只是烂泥中黑乎乎、近乎腐朽的竹条木片。出土后也会因为环境变换而氧化变黑。这些都是读取出土简牍上文字信息的“拦路虎”。
《简牍探中华》第四期节目的开篇,主持人实地探访湖北省荆州博物馆,通过戏剧场景,模拟以方北松为代表的广大文保工作者复原出土简牍的原本面貌,成功打退上述“拦路虎”的过程。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体现了节目制作的专业性。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方北松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试验出多种科学方法,应用于简牍的脱色、脱水保护,非常具有代表性。通过对他们的呈现,可以让更多观众了解简牍整理、保护、修复的最新进展。
实景戏剧的人物、情节、布景设计要确保严谨性。在《简牍探中华》筹备阶段,主创团队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听取我们这些简牍研究者对节目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建议,从每期节目具体简牍的选定,到实景戏剧如何切入、怎样展开,等等。清华大学的一位专家表示,每期节目如同以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等为选题,做了一次成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训练。以张家山汉简为例。根据史料,我们知道汉承袭了秦的“因爵位名田宅”制度。秦代就有“授田、赐宅”,但到底怎么授田?田、宅到底有多大?我们在现有的秦简中没有看到,但张家山汉简为我们弥补了史料的空缺,提供了更多历史的细节。像公士、公卒、士伍、庶人这样无爵级的平民,也可以获得一宅。一宅有多大?《二年律令·户律》简314—316中规定“宅之大方卅步……”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专家们经过细致研讨,最终确定为“按今制计算,约等于四十平方米”。
简牍研究是“冷门绝学”。屏气凝神、精益求精打造文化类节目,也需要一点“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题材,不断推陈出新,使我们看到创作者的严谨与专业,看到他们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文化担当。期待《简牍探中华》以不同维度展示简牍时代的生活图景和文化记忆,提炼简牍文献的历史价值与深邃内涵,将中国历史“简”述给观众,让更多人读懂中华文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8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