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已归集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基本信息 约占全国总人口4.7%

发布时间:2025-01-01 18:25:39 来源: sp20250101

   中新网 10月2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5日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有关情况。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在会上表示,目前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大约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7%。

  会上,有记者问,《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怎么利用动态监测这个平台做好动态监测,以及分层分类救助。

  对此,刘喜堂表示,民政部指导地方探索推进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已经归集了6600多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信息,大约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7%。这6600多万人主要包括低保对象近4000万、特困人员460多万,还有低保边缘家庭成员600多万,纳入监测的防止返贫监测人口300多万,以及其他纳入监测范围的低收入人口接近1300多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民政部门监测的低收入人口主要是生活遇到困难、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

  《意见》提出,要求民政部牵头建设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成这个平台之后还要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应用,科学设置预警指标,为相关部门分层分类开展救助帮扶提供信息查询、需求推送等服务支持。也就是说,对这些预警的信息要进行分类处置,比如发现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就要及时尽快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发现低收入人口未纳入救助范围但是有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民政部门就需要把这些信息分类推送给相关的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比如教育、医疗、住建等部门;发现困难情形比较复杂,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这时候就需要适时启动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用“一事一议”的办法集体研究处理;有可能发现低收入人口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这时候就要核查有关情况,确实符合终止救助条件的,就要及时终止。建设并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是一项重要的机制创新,通过这样一个机制,对于统筹衔接救助资源、有效提升救助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认定对象更加精准、动态监测也更加及时、预警信息更加科学,救助帮扶的政策也更有针对性。

  刘喜堂指出,关于分层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困难程度来分层,将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分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低保、特困是第一个圈层,这部分人困难程度最深,需要给予的救助帮扶措施也最多。再往外的一个圈层是低保边缘家庭,第三个圈层是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此外,还有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困难群众。

  所谓分类,就是按照困难的类型和救助的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低收入人口的困难类型,由相关职能部门分别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此外,这次《意见》还明确提出要加强急难社会救助,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做好其他的救助帮扶措施,鼓励开展慈善救助等等,这样就使得这些救助帮扶措施更有针对性,救助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从而把兜底保障安全网扎得更密实更牢靠。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