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优化营商更能动 司法服务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5-01-01 13:14:26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温岭:优化营商更能动 司法服务更精准

温岭法院法官在村社调解涉民生案件。

温岭法院开展夜间专项执行行动。

温岭法院大溪法庭为企业员工集中发放执行款。

温岭法院干警实地走访某企业,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

温岭法院大溪法庭干警走访辖区企业,开展驻企服务。

  近年来,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务实创新开展司法实践,以精准、便捷的司法服务,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可靠的法治保障,引导企业加强法律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干事创业,为当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能动司法

  企业“活”了

  “阳光公司破产后,同行收购是最好的结果,不仅能为我们的经营带来助益,也盘活了出租车营运资源。”近日,在法官对阳光公司破产重整案进行回访的过程中,收购方表示,该出租车公司现已在温岭本地颇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2018年,温岭阳光出租车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公司数十名出租车司机面临失业,甚至难以拿回缴纳的10多万元车辆押金。

  司机们陆陆续续对阳光公司提起诉讼,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发现,阳光公司名下的出租车多为老旧车辆,若直接对车子进行拍卖,买受人无法取得随车登记的出租车运营资质,所得款项与债务间存在巨大缺口。而且出租车运营证有限,如果草草破产了事,证照作废,对于温岭市的交通资源及出租车行业而言,都是严重的浪费。

  在执行法官的建议下,部分司机向温岭市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2019年7月26日,温岭法院裁定受理阳光公司的破产清算案,并依法指定管理人。

  经统计,前来申报的债权人大多是出租车司机,其中风险抵押金就超过200万元。如何更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官、管理人与运管部门多次探讨,采取了一项创新之举——将阳光公司名下的出租车和运营资质进行整体转让。

  最终,温岭法院将12辆出租车及相应的许可证、挂靠在阳光公司名下的75辆出租车原签订的挂靠合同书、代管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等整体打包,面向台州范围内的出租车同行进行公开拍卖。

  变卖空调、诉讼取回、股东清偿……法官和管理人集思广益,通过各种渠道整合公司财产。管理人根据分配方案,将所得的300余万元分配完毕。最终,普通债权的受偿率达100%。为表示感谢,司机们开着全新涂装的车子,为法官送上锦旗。

  该案获评浙江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后来,该案被改编成微电影《阳光再出发》,并获得“平安浙江”三微比赛微电影单元三等奖。

  在温岭法院努力下,重新“活”了的企业还有很多。温岭呼吸病医院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承办人大胆采用“资质与股权”适度分离方式,对该医院进行破产重整。经法院协商沟通,民政部门同意温岭呼吸病医院的原投资人更换成重整投资人。通过重整,医院可继续保持其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贡献力,继续为医疗卫生服务发挥其专有特色。

  破产重整不是一家企业的终点,更不意味着员工失业、资源报废,而是一把激发活力的“金钥匙”。近年来,温岭法院积极创新,能动开展审判执行活动,努力盘活资源,注重保障就业,盘活多家企业,促进地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精准服务

  留住“手艺人”

  “法官同志,我们过完年又回来了,我有信心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今年春节后,老李专门给温岭法院干警打了通电话,他“如约”回到温岭务工了,还带了几名老乡一起。老李直言,是法院在涉民生案件上的主动作为,让他又恢复了干事创业的信心。

  温岭是“中国鞋业名城”,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700多家,年产鞋10亿多双,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也有部分“低小散”鞋业企业因经营不善逐渐陷入困境,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在岁末年初时有发生。

  2023年春节前夕,温岭法院大溪人民法庭、泽国人民法庭通过实地考察涉案企业状况、走访慰问困难员工等方式,深入一线了解案情,借力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协调处置了多批鞋业公司拖欠工资款案件。涉案鞋业企业拥有自己的厂房,且履行态度良好,经多方筹措和数轮协商,通过处置积压库存和出租让渡多余厂房等方式,温岭法院为300多名员工现场发放相关款项420余万元。

  老李等鞋厂员工在春节前及时领到了工资,度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节后,这些有着多年制鞋经验的“老手艺人”纷纷返回温岭,开启了新一年的奋斗。

  为解决好“烦薪忧酬事”,大力弘扬社会诚信文化,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助力企业诚信经营,温岭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精准有效的系列司法服务——

  开辟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与属地劳保所等建立企业欠薪快速协调处置机制,组建专业化法官团队,针对春节、春运等特殊时间节点,高效化解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针对有欠薪案件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分为暂时性的库存积压、短时性的资金周转与长期性的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类型,并对企业有无其他财产、融资能力、履行态度等再次分级,精准服务,使办案效率大为提高,有效解决欠薪问题。

  面向一般企业,组织开展“百名法官百场宣讲”活动,动员100余名法官和法官助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为辖区企业开展普法宣讲和专项司法服务达120余场。其中,“法律体检”活动得到很多企业的交口称赞,法官根据审判实务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应收账款等角度出发,指导企业进行全方面摸底排查,并出具翔实的法律体检报告帮助企业落实整改。

  在全市范围内,发放精心编制的《民法典背景下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1800余本。从合同订立风险、公司股东责任风险等八个方面24个常见问题出发,结合生动案例,讲述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家“点菜式”提问,法官答疑解惑、给予司法指引,在浙江温岭,这样的互动经常在上演。“通过这次讲座,我了解到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风险点,这样的普法讲座我希望多办几次。”在一场题为“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的讲座中,企业家表示。

  2023年以来,温岭法院通过联合调解、专项执行、集中发放等涉民生案件司法活动,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超1000万元。

  善意执行

  实现“三赢”

  温岭是一座海滨城市,海洋生物物种丰富,水产业十分发达。在温岭,一家老牌水产厂的经营情况,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也影响着附近群众“舌尖上的幸福”。

  温岭市淋川新华海副产品加工厂是温岭的老牌企业,已生产经营30多年。近年来,因为行业竞争压力大、股东纠纷等原因,该企业经营陷入僵局,对外负债高达1200多万元,濒临破产。

  债权人向温岭法院松门人民法庭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然而企业20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中,集体土地面积达到1900多平方米,难以进行拍卖变现。剩下的100多平方米国有土地以及机械设备,虽然可以拍卖变现,但拍卖款相较于过千万的债务仍然是杯水车薪,债权人的预期清偿率不足一成。

  为最大限度实现债权人利益,让涉案企业恢复活力,保留住这块水产的“金字招牌”,松门法庭借鉴过往破产案例中打包拍卖股权的做法,突破传统思维,采用引资入股的方法,让投资者带资接手老股东的全部股份,并将投资款全部用于清偿债务,从而实现“卖厂房”。

  此后,法庭组织十余次小型会议及三次集体会议,同当事人充分沟通讨论,并邀请人大代表出席会议,参与见证监督。遇到不便出席的当事人,法院干警或亲自上门,或线上联络,请当事人签字确认。

  最终,处置方案获得全体一致通过,工厂顺利找到“下家”接手,全新的“新华海”厂正紧锣密鼓地购置设备,继续开展生产经营,为温岭及周边城市送上价廉物美的水产制品。在善意执行理念的引导下,温岭法院实现了债权人、老股东、新投资人的“三赢”,获得各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善意执行,帮助困境企业“涅槃重生”,是温岭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切实举措。2022年以来,温岭法院累计为180家企业修复信用,并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

  温岭法院坚持慎用限制消费等强制措施,用好“活封”“活扣”手段,畅通信用修复渠道,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通过数字赋能执行,持续沟通对接、合作洽谈,推进执行一件事改革,实现不动产、股权、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的在线查控,有效提升执行效率。自2021年8月开始探索保险查控“一件事”改革以来,平均办理时长由5天缩短至30分钟,累计节约各项费用82万余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温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汪勇钢表示,温岭法院将继续凝心聚力,发挥好审判职能,加强司法服务意识,致力于为经营主体提供质量最优、响应最快、效果最好的“全过程”司法服务,让企业在法治的轨道上茁壮成长,以法治方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余建华  张祖豪)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