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不断聚集 广东等经济大省中流砥柱作用明显

发布时间:2024-11-02 07:12:42 来源: sp20241102

原标题:新动能不断聚集 广东等经济大省中流砥柱作用明显

临近年中,各地经济运行即将年中交卷,透析地方统计局发布的前五个月经济数据,经济强劲“脉动”已逐步显现。与此同时,锚定年度目标,江苏、广州、甘肃、吉林等地先后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对经济工作进行再部署。

“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从各地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大省率先突围,或将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良好势头。”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经济大省工业生产“挑大梁”

具体来看,经济大省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前5个月,广东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电子行业支撑作用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万亿元,同比增长6.5%;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前4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外需好转和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广东、山东、河南等经济大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在工业增长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作用下,各地的消费和投资也有所恢复。例如,前5个月,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其中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66.2%,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实现由降转升。

前5个月,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均高于全国水平。

前5个月,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经济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动能逐步增强。”刘向东说。

值得关注的是,各地新动能正在迅速形成并日益发展壮大。新投资态势良好,前5个月,河南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6.4%;广东新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0%、30.2%。

新产品供给快速提升,前5个月,北京部分高端或新兴领域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和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3.1倍、1倍、63.8%和22.4%;广东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3.6%、24.3%、35.0%、38.8%。

“部分省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以通讯、数字、智能、超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张依群分析称。

在刘向东看来,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寻找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抓手。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拓展布局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未来产业,加快抢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6月份以来,已有多个省市先后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分析前5个月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齐心协力交好年中答卷,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从下阶段各地部署来看,多地强调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抢抓“两重”(即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机遇。

例如,6月17日,广州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调度会提出,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品质、创品牌,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6月19日,甘肃省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强调,要抢抓“两重”“两新”重大机遇,做好政策衔接、争取政策支持,牵引形成更多工业发展增量。

刘向东表示,下阶段各地要继续利用好现有的支持政策并因地制宜出台相应支持政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后劲,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谈及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张依群建议,要继续改善和巩固良好的营商环境,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推动公平竞争,提振企业信心;出台民营企业保护法,切实保护民企合法权益,促进民企国企共同发展;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建立起以直接税为主体的新型税制、以促进就业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稳定税制、以提高政府效能节约公共资源的绩效监督机制、以改善民生调整分配力度的所得税制,为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