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广东文学通史》助力重新认识广东文学

发布时间:2024-12-21 16:55:10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11日在京举行。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暨《广东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对通史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地方性认同或者说地方性文化,正成为文化和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自觉追求,这是一个好现象。这种新的地方文学意识也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其中既包含着从在地而来的传统因素,又包含着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因素,所以我们正面临着一种相互生成的丰富性和新状态。在这个意义上,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的新空间中认识广东,《广东文学通史》提供了一个基础和基石,接下来能够进一步挖掘湾区文学的特殊价值和意义,以便更清醒、准确、自觉地认识广东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近年来广东文学创作非常蓬勃,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从“粤派批评”拓展到“湾区批评”,《广东文学通史》不局限于广东一省,而是把粤港澳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视野。尤其通史在当代两卷中提出了极具新意的概念:世纪之交和新时代。这为当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期方法和研究路径,值得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整部通史呈现了多元兼容、融合创新的风貌。

  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通史的编撰坚持立足本土,面向湾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推动“粤派批评”向“湾区批评”转型的创新之作,也是构建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中国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的探索之作。

《广东文学通史》书封。主办方供图

  《广东文学通史》编撰团队介绍了通史编撰的体例分期、文学史观、路径方法、文学特征和创新意义。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广东文学通史》总结了广东文学的概貌、特征和发展趋势,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其出版显示了广东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文学空间的拓展、区域文学的新质和面向未来的文学机遇。

  全书分为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当代卷(上下)共5卷约240万字,2023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通过新的史料的发现、新的理论的概括、新的方法的应用,全书梳理厘清广东文学与湾区文学特质,着力打造有信息含量、有思想容量、有情感力量的文学史,填补广东文学通史研究空白,构建融通中外、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座谈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社、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