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地报道中感悟胜战之道

发布时间:2024-11-19 06:40:49 来源: sp20241119

在人民军队赴汤蹈火、南征北战的艰辛历程中,战地记者始终是携笔同行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张爱萍将军曾在《陈粟大军征战记》的序言中,称赞战地记者“是随野战军一起行军和战斗的一支非常战斗化的新闻队伍。既是战争的参与者,又是胜利的宣传者。他们随身带着三件宝:钢笔、手枪、照相机。跋涉在艰苦的行军路上,奔波在枪林弹雨之中”。今年10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季音,就是这支新闻队伍里光荣的一员。解放战争中,他先后任新华社苏中分社记者、新华日报(华中版)前线记者、新华社华东野战军第八兵团分社采编部主任、新华社华东野战军前线总分社机动记者,亲历了华东战场和中原战场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采写过100多篇战地通讯报道并发表于解放区各大报纸。季老在百岁之际出版的《我把真相告诉世界:一线报道带你重返解放战场》(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书,精选了40多篇当年的现场战地报道。这些“染着战火硝烟、蘸着血和泪”的第一手文字,内容真实生动,叙述精准传神,情感激昂奔放,评论睿智深刻,今天读来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震撼力。

解放战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同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的反革命力量进行的决战。战争的一方——国民党军,拥有数量庞大的步兵部队和相当规模的炮兵、工兵、坦克兵,以及一定数量的海军、空军,并得到美国政府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的大力支持;战争的另一方——中国人民解放军,则主要依靠步兵和少量的炮兵、工兵作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悬殊。这也难怪国民党军统帅部在战争初期,动辄狂言“两个星期解决苏北问题”“三个月消灭共军”。然而,解放战争历时4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0余万人。国民党军为何兵败如山倒,失败得如此之迅速?对此,国内外许多政治家、军事家都曾作出自己的解释,众多历史著作也都进行过详尽的分析和总结。《我把真相告诉世界:一线报道带你重返解放战场》一书的独特之处,是从战地记者的视角,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真相和细节对解放战争进行目击式解读,给读者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听党指挥是我军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血脉传承。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指导战争的经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优秀指挥员。在解放战争的全过程中,我军的战略指挥权始终集中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手中,全军各部队绝对服从、令行禁止,从而保证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能够全面地、顺利地贯彻执行。

在全军将士心目中,“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早已潜移默化为一种质朴、坚定的信念。通读《我把真相告诉世界:一线报道带你重返解放战场》一书,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信念的力量。书中有这样几个细节:1946年10月至11月间,在涟水保卫战中,我军一部为寻找战机、迷惑敌人而不停地运动着,足足走了两个月,“鞋子跑烂了,赤着脚走;脚上泡好了又烂,烂了又好”。见有新战士对这种频繁运动感到不解,有经验的老战士便为他们打通思想:“走吧,走吧,毛主席、朱总司令肚里有文章,到后头你会知道走路的好处的。”生动的细节让人不难看出我军将士对党中央、毛主席的高度信赖。

反观国民党军,则是另一番景象。记者曾采访了一大批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如实记录了他们的对话及心态。如沙土集战役被俘的国民党军整编第57师中将师长段霖茂,大骂“国防部是陈诚一手遮天,暗无天日”“下面假报胜利,上面也高兴听……我报上去的情况他们不相信,反责我畏缩不前。上下昏聩到如此程度,岂有不败之理!”

两军对比,胜负立判。

正确的战略指导,对于战争的胜利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制定出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得心应手地驾驭着战争的整体进程。这一点在本书第二章《外线出击,逐鹿中原》里体现得尤为充分。

解放战争刚刚进入第二年,毛泽东抓住敌人战略布局上的致命弱点,果断作出了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的主要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决策:以刘邓大军向大别山挺进,陈谢、陈粟两路大军分别向豫陕鄂、豫皖苏边区挺进,在中原地区以“品”字形布势展开。同时,指示其他战场的我军积极发动攻势,从战略上策应三路大军转入外线作战,这就形成了中央突破、三军挺进、两翼钳制、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战略布局,从而有效地钳制或分散了敌人,迫敌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本书作者当时随陈粟大军行动,亲历了挺进豫皖苏,沙土集战役,平汉、陇海路破击战,攻克许昌、洛阳、开封之战和豫东战役,完整记录了陈粟大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全过程,亲眼见证了毛泽东关于外线出击的战略决策对于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在他的笔下,我军“声东击西、运动自如”的机动优势与国民党军“东援西救、处处挨打”的狼狈窘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开封风雨》一文中,他写道:“外线出击将近一年了……一年前敌人曾是何等疯狂地追逐在豫皖苏地区,扬言几个月内就要‘肃清中原’,但是现在轮到我们真正一个个地‘肃清’他们的时候了。”这些在硝烟未散的战场上倚马成章的新闻报道,有的通过新华社电讯发往各个解放区,有的发表在大大小小的铅印、油印的报纸上,还有的被打印或手抄出来张贴在战壕里,通过不间断的亲历式传播,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敌我双方在战略指导的竞赛中,我军统帅部是无可争辩的胜利者。

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密码”。阅读本书中的几次经典战例实录,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我军的这种战斗作风在两军对垒、生死搏杀时所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

开封,是我军攻克的第一个国民党军据守的省会,记者详细记述了这次战役最后阶段的龙亭攻坚战。

龙亭,是开封城一个地势险要的制高点,国民党军整编第66师师部驻守这里负隅顽抗。1948年6月21日下午6点半,我军发起总攻,仅用20多分钟就攻取了龙亭。战斗一结束,记者就沿着突击队刚刚冲锋踏过的足迹,实地考察了龙亭战场。他写道:“按照军事常识来说,这一条两边靠湖的狭长走道,无疑是一条绝路,敌人在这条路上架起了许多挺机枪,迎头把你拦住,同时对面龙亭高地上的敌人更是居高临下,随时可以把走道上的人击倒。但是战争的实际不是机械地按照军事教科书进行的,我们战士们出奇的英勇和机智,往往创造了那些资产阶级的军事科学家们所无法置信的事实,出现了他们认为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随后,记者和被俘的敌第66师参谋长游凌云等人谈起此次战斗,他们都“咋舌不止”,说解放军的突击队竟然出现在这条他们认为必死无疑的“绝路”上,“飞也似的冲上龙亭来的时候,他们的机枪手有的竟惊讶得连枪都忘记打了,许多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人民的支援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不竭之源。当时,除了武器弹药主要取之于敌外,粮食、兵员、后勤保障等都要依靠人民群众。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件件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在沂蒙山,当地人民“捧出了最好的小米煎饼给我们吃,自己则嚼着粗糙的红高粱,甚至吃榆树叶子”“有时候,在12月的寒天,老乡们甚至光着身子从热被窝里爬出来,抱着一卷破棉絮,睡到小灶间里,把暖热的炕床让给我们”。

渡江作战前的长江北岸,成千上万的船夫们撑着船从四面八方驶来,和解放军战士们一起演习登陆作战。记者看到,船编了号,选出了班排长,一声集合哨子,船立刻一艘艘像箭一样从小港里驶出来,静悄悄排成了队伍。一声“向后转”,几十上百条船随着篙子的点动,一下子都旋转了过来,随着前进哨子,船又迅速向前疾驶。船夫们蹲在船头上,给解放军研究水道,介绍情况。一个水手建议:船不要一只只上去,要乌泱泱地一片拥上去,让敌人看了发慌。边上的水手又提出:撑船时篙子要离开船身,篙头浸在水里,便没有响声。靠岸放跳板时人先上去,用肩扛住,慢慢放,免得出声。还有的说:船上要装压舱泥,以免船身过分摇晃……

这些鲜活的细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最大的政治是民心。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

今年2月,习主席在考察平津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解放战争史是中国革命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蕴藏宏富、常学常新的军史战史宝库。《我把真相告诉世界:一线报道带你重返解放战场》的出版,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学习这段历史,缅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洒热血的英烈们。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从这段历史中特别是从细节之处吸收红色营养,发扬优良传统,锤炼过硬本领,掌握制胜招法,在新时代的强国强军之路上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革命先辈的光荣业绩。

(责编:任一林、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