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和“哈工程”分不清 高考志愿规划平台问题频出

发布时间:2024-11-30 20:28:42 来源: sp20241130

  找个靠谱“高考志愿规划师”不容易【 交钱就能拿证 “哈工大”和“哈工程”都分不清】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翟崎宇

  “父母对高考填报志愿不太了解,我自己也不确定以后到底要学什么,所以我们一致决定求助于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机构,希望可以得到更明确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划。”今年6月参加高考的四川考生张雨回忆说,结果发现不少问题,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服务很不靠谱。

  和张雨一样在高考填志愿前向机构咨询的人并不少,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高三甚至更早就关注高考志愿填报。相关调查显示,88.1%的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2022年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8.8亿元。在火爆的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提供高考志愿规划服务。当下仅“志愿填报”企业就多达2600多家,与此对应的“高考志愿规划师”也越来越火热。

  高考志愿规划师,顾名思义是为考生及其父母提供高考志愿咨询服务的一类人,他们有偿向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填报的建议。

  这些“高考志愿规划师”到底靠不靠谱?《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当前高考志愿规划行业鱼龙混杂,有不少应用程序可供用户选择,但多数用户评价“不好用”;有些“持证”规划师甚至分不清“哈工大(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机构以老师均持有《升学规划师执业资格证书》为幌子欺骗考生和家长买课,而实际上该职业并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

  规划平台问题频出

  参考数据老有误差

  张雨告诉记者,她和父母经熟人介绍来到当地一家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接待他们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男性,穿着衬衫,抱着电脑。双方落座后,这位规划师立即进入正题,问了张雨的考试成绩和位次后,便在电脑上进行了一番操作。

  “好了,就是这些学校。”很快,规划师便交给张雨一张A4纸,上面列了11所院校。还没等张雨开口咨询相关专业,规划师便称本次服务已经结束,收费5000元。

  按照四川省的志愿填报规则,张雨需填报9个院校,每所院校填报6个专业,一共54个志愿。“这位规划师完全没有提供填报专业上的帮助,整个过程极其敷衍且不专业。”张雨气愤地说。

  她注意到,对方有一个填报网站,在上面输入数据就可以搜出等位分和学校建议。而实际上,整个服务过程中对她有帮助的只有这个等位分。

  记者梳理发现,类似这样的网站或App现在有很多。以某款号称“中国最权威的高考智能志愿填报”App为例,公开数据显示,自其2020年推出AI智能填报系统以来,共有1500万考生注册使用模拟填报志愿。2022年注册使用模拟填报志愿的考生达700万,占据去年高考人数的59%。

  记者在这款App的“模拟填报志愿功能”中输入分数,发现“稳保冲”院校的每一栏里只会显示3至5个院校,剩余院校需要开通VIP查看,价格为98元。

  但在某投诉平台上,这款App的VIP机制饱受用户诟病。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张先生介绍,他花98元购买VIP后,发现只有3天权限,3天后如需使用就要再次续费,而且在该App中只能更改两次成绩。“我家孩子的民族加分只有报考省内高校才有效,如果看省外其他高校就需要改成绩。”

  还有考生吐槽这款App“信息不准确”“录取概率都是假的”。

  来自上海青浦的李同学去年高考后使用该App预测录取院校,他将分数输入App“录取预测”,看看自己有多大概率能被心仪院校录取。“16%。”他被这个录取率吓了一跳,可最后他还是如愿收到了这所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我能被录取是幸运的,我们班很多和我分数相近的同学看到录取概率后打了退堂鼓,后来见我‘上岸’了,他们后悔不迭。”李同学对记者说。

  而来自河北沧州的王同学则是被这款App的高录取概率“坑”了。系统预测他有九成概率能被南京某所院校录取,他便果断将这所学校填为第一志愿,可最后与该校录取分数线相差甚远。

  还有一些同学被这款App上公布的学校信息误导了。来自四川一大学某独立学院的刘同学说,她在报考志愿时,因为信任这款App,便参考其提供的信息选报志愿,看到该大学独立学院学费仅为1700元便加入志愿备选,后被该校录取。

  可开学前,刘同学却收到通知,学费是17000元,并不是1700元。“这个错误的学费信息将使我4年学费多出61200元,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压力很大。”刘同学说。

  投档线信息不准确也是不少使用者反映的问题。来自辽宁盘锦的孙女士告诉记者,河南某师范学院2022年在辽宁省招收的物理类考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低分数线为523分,但这款App显示分数线为434分。“受错误信息误导,孩子最后没被这所学校录取。”

  来自贵州贵阳的李先生使用这款App为孩子填报志愿,根据会员分析报告,李先生一共填写了18个志愿,结果18个志愿全部脱档,无一录取。他向平台投诉,却迟迟没有收到回复。

  受访者说,还有高考志愿填报平台免费提供各高校历年录取分数线,开设“院校专业介绍”“学科评估”等功能,但其提供的分数线却与学校官网的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且未及时更新院校新增专业、学科评估等信息,如上海某高校今年新增设“体育法学”专业,但在该平台中却未出现。

  规划师存不少问题

  交钱培训即可拿证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服务存在问题,“高考志愿规划师”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高考志愿规划师”等关键词发现,一些培训机构打着“高考志愿规划师,一份高薪且轻松的职业”“从新手到老手:高考志愿规划师如何稳定变现的秘密”“有证书的职业你确定不来看看”等标语,用高薪和轻松这种关键词来吸引用户注意。

  来自安徽的考生章同学在今年高考结束后便从社交平台寻找与报考志愿相关的信息,一则“低分也能帮你填报志愿,艺术生请进”的帖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她通过私信询问博主自己刚迈进本科的分数线该怎么填报志愿,随后两人互加了好友,就这样她被拉进一个“报考志愿”的群组。

  “当时临近志愿报名结束,我赶紧联系了群主,他让我付800元作为服务费,而咨询过程中他给我的回复一直含糊不清,提供的几所院校学费高得吓人,我就是被他们骗了。”章同学说,“群主是一名舞蹈特长生,他对美术专业的讯息一点都不了解,还劝我考不上就去学舞蹈,他可以给我优惠。在志愿报考结束后,我给他发消息,再也没有回复我。”

  记者在网上找到一家号称专职提供高考咨询服务和培养“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机构,工作人员“董老师”宣称只要3480元就可以拿到“高考志愿规划师”的证书,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两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再通过考试就可以迅速拿到证书。“无学历也可以报名,只要认真学,证一定能到手,而且现在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月工资都是上万元。”

  “现在市面上高考志愿规划师的收费标准是3000元至5000元,收费标准很明确,但是提供的内容模糊不清,即使这样仍然受到考生和家长们欢迎。”“董老师”介绍“高考志愿规划师”的“美好”前景。

  当记者问到证书是国家哪个单位颁发的时候,“董老师”声称证书是由职业认证中心颁发的,属于全行业通用证书,还补充说该证书是事业单位发放的,可以在证书颁发的单位网站上查到。“董老师”还向记者展示了证书的样本,颁发单位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据了解,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一家科研咨询机构。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版),“高考志愿规划师”并不在目录中,并且与此相关的职业指导师,也于2017年被取消资格。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一职业及其认证证书都未获得国家认可。机构宣称的合规证书和高薪职业本就是不合法的。机构可以做志愿报考相关的咨询,但是不能以此进行商业炒作。

  记者注意到,正因为如此,相关纠纷频频出现。据公开信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智能教育机构官司缠身,目前已经涉及51起诉讼,其中大多围绕机构所提供的智能填报系统,不仅有个人诉讼,也有企业诉讼。

  行业整顿迫在眉睫

  信息整合亟须加强

  业内专家指出,高考志愿填报是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只有能力、水平都过硬的规划师才能提供有益指导。如果考生和家长确有需求,可以借助相关机构。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一行业的规范整治,明确收费标准和监管体系,对那些夸大宣传、乱收费的机构应加强监管和查处。招生部门和高校也应进一步优化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方式,加强信息整合,以更好地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高考志愿填报行业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高中学校、大学招生部门以及大学网站和正规国家考试服务部门服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而大量高考考生又需要这方面的服务。对于新事物,相关部门也不能完全否定,首先要明确归哪个系统管理,并且新行业一旦确定后,就要有行业规范,审批和监管部门要有作为。

  “从考生的角度来说,要提前对未来发展倾向作出判断,不能完全依赖志愿填报平台,平台只是提供一些参考信息。没有一种模式,或者某几种模式能够适应所有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程方平说。

  储朝晖建议,要加快推动“高考志愿规划师”群体提高专业素质,更好地为考生服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让学生和学校之间能够直接联系,学校也要规范招生简介,让考生看得明明白白。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