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606/e06cc899-2370-4d1f-956b-35a74eadf155_zsite.jpg)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招子鼓女队员正在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606/9f8d6db6-585d-4bfa-8e70-cc449945d8d3_zsite.jpg)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5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招子鼓老艺人(中间)带领队友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606/c6355543-ed7c-442d-941d-f9bcf5ffeab9_zsite.jpg)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学生正在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606/ff5b7d5c-9657-457e-b4a2-b7ba2d1d4e16_zsite.jpg)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5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招子鼓老艺人(前一)带领队友表演“非遗”招子鼓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606/b8b9ca7b-62cd-407d-a308-2fd05dfe2e22_zsite.jpg)
6月4日至6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乡千户营村,一场场精彩的“招子鼓”展演吸引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尧招子鼓是流传于隆尧县东部滏阳河一带的传统舞蹈,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而得名。相传,招子鼓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最初是召集民众,防洪治灾的一种号令,后来逐渐演变成庆祝丰收和节日的节庆活动。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目前全县61.49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收割,预计亩产达530公斤,当地村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图为6月6日,邢台市隆尧县千户营村招子鼓广场,幼儿园小朋友正在进行表演,庆祝丰收年。 张岭 摄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