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用户”提供“大保护”(“融”观中国)

发布时间:2024-11-14 17:12:56 来源: sp20241114

  9月11日,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第一小学的学生正在阅读网络安全宣传资料。   田如瑞摄(人民视觉)

  今年10月,江苏如皋市委网信办联合东陈镇派出所,走进东陈小学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普法教育活动。   徐 慧摄 (人民视觉)

  日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人民检察院为中小学生开展包括网络保护在内的普法活动。   吴希会摄(人民视觉)

  10月11日,民警向贵州省赤水市大同小学学生宣传网络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   王长育摄(人民视觉)

  新华社发

  年龄虽小,问题不小

  “刚把软件卸掉,孩子又偷偷装上了!怎么办?”福建省厦门市一个社区的家长群里,居民王丽华发来求助信息。这些天,孩子放学回家头件事就是刷短视频,不仅耽误睡觉,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更让王丽华头疼的是,平台推送的短视频并不适合小学生观看。没收手机后,孩子哭闹不止,无心学习。她开始担心孩子陷入“短视频沉迷症”。

  这样的孩子可不在少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33.4%的青少年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

  沉迷网络,不只影响学习。看似闲时“刷一刷”、偶尔“看一看”、随手“拍一拍”,其中可能蕴藏着多重风险——为牟取暴利,一些应用软件通过短视频、游戏装备、表情包等,将迷信暴力、色情低俗等信息向未成年人传播。

  前段时间,北京市民王鹏发现读中学的儿子正在浏览某网络论坛,屏幕上有几串链接,需要注册付费才能登入。出于关心,他付了60元“会员费”,发现其中都是低俗视频。

  这些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同时,还会诱导他们误入歧途:10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母亲17万元;15岁少年沉迷网络赌博,偷刷家长2.7万元;14岁男孩玩游戏被骂后跳楼,导致终身残疾依然难戒网瘾……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频频引起社会热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缐杰提供了一组数据:2020年1月到今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

  “防沉迷”仍有漏洞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各类短视频、游戏类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或“防沉迷系统”。

  记者打开某短视频平台发现,在“设置”菜单中,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每天最长使用时间为40分钟,且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等操作。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密码。

  不少家长表示,防沉迷系统有一定效果,孩子上网时间确实减少了。但对一些不服管的“熊孩子”来说,仍然防不胜防。

  “单凭一个系统设置,很难彻底消除孩子对网络的依赖。”北京市海淀区市民刘阳说,“进、退青少年模式只要一串4位数密码,孩子偷偷瞄一眼就能解除,太简单了。有的平台无需注册就能使用,孩子删除应用后重新下载,就能轻松绕过限制。有时还会向爷爷奶奶求助,另开新号。”

  记者发现,目前一些大型网络平台建立了防沉迷系统主动触发机制——可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未成年用户,然后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但多数平台都还处于手动启用状态,无法有效识别用户是否“未成年”。有些应用软件甚至打着可绕过“青少年模式”的旗号,诱导未成年人充值,这些削减了“青少年模式”的保护作用。

  除了网络平台本身的漏洞,部分监护人网络素养的缺失,也是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的成因之一。

  “尽管我们采用了人脸识别等技术协助甄别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的未成年人用户,但成年人协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监管成为最大难点之一。”腾讯“成长守护”负责人郑中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她收到的未成年人消费申诉中,98%的实名信息为成年人,其中有超过70%账号触发过人脸识别并通过验证,这说明有成年人帮助孩子绕过防沉迷措施。同时,冒用、售卖平台账号的黑色产业链仍然存在。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调研样本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缺乏网络素养,会直接影响对其子女上网的管理效果,进而在教育子女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简单粗暴等行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贞会说。

  让“防护网”发挥效力

  如何应对这些难点?日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让解决路径逐渐清晰。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将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对于社会关心的议题,《条例》均作出具体规定。比如,针对未成年人网络非理性消费问题,明确提出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等,这意味着网络服务需要建立有效用户身份认证和年龄分级系统,实施差异化服务策略。再如,明确规定加强学校、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细化网络游戏实名制规定等。

  渐趋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未成年人设置起“防护网”,如何让这张防护网发挥最大效用?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应做好自律,主动加强防沉迷机制,严格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和行为。”王贞会表示,“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还应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数字成长的赋能作用,让数字技术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

  郑中表示,“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应进一步向科技借力。网络平台等可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进一步巩固技术手段对防沉迷的助力。

  除了技术层面,郑中认为“堵疏结合”是未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要努力的方向。“目前,互联网行业整体仍然聚焦在对未成年人使用时间和消费额度的限制上,在正面引导方面措施较为有限。我们应当从网络素养教育和线下科普资源等方面入手,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提升监护人网络素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真正有效的正面引导。”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不能单靠政府、企业、家庭、学校中的任何一方。”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多方共治、久久为功,才能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