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向前 北交所的“下一站”

发布时间:2024-11-22 11:58:09 来源: sp20241122

  北证50指数过去一年全年涨幅达到了14.25%。这是一波令人惊艳的独立行情,让该指数在2023年收尾时,领先A股全市场。但备受鼓舞的可不只是投资者。

  “这波行情的出现主要是小市值个股的上涨,但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的流动性确实增强了。”杜嘉是一名有着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但另一个身份也让他尤其关注北交所的一举一动。

  杜嘉是北京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文在线阅读教育”)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而中文在线阅读教育是中文在线集团全民阅读和教育阅读的业务总部,也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不管是国家还是北京市,都希望把北交所打造成一个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高地。”过去的这一年,对于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龛生物”)而言同样值得纪念,它成为北京市首批“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留心观察市场和融资端政策变化,已成为华龛生物首席财务官张磊的日常功课。在他看来,这波北交所上涨的势头之下,反映的正是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

  无论是杜嘉、张磊或是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们,都对2024年北交所的新一轮行情表示期待,特别是直接IPO(首次公开募股)制度安排的落地以及首批申报企业的现身。有专业机构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预测,在直接IPO制度安排逐步明确化后,北交所将迎来新一波上市申报潮。

  1月15日,中国证监会称“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各方大力支持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同日,上交所226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约45万亿,深交所284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29万亿。

  北交所会在不远的未来成为我国“万亿”总市值证券交易所新成员吗?

  直接IPO“面纱”掀开之时,或迎市场新一轮行情

  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量为243家,与“万亿”总市值市场尚有距离。接下来北交所上市路径的“上新”以及“优中选优”的首批申报企业,已经足以点燃市场和投资者的热情。

  这一变化需要回溯至2023年的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深改19条”),从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等各方面推出一揽子改革创新举措,特别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即未来直接IPO制度安排下的北交所上市新路径),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优质中小企业”该如何界定?他们又该具有哪些特征?由于直接IPO制度安排的征求意见稿从2023年9月至今仍未见“身影”,这些问题一直被各市场主体与专业研究人士所讨论。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可以预见,直接IPO制度安排的推出,将使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北交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深改19条’中我最关注的是直接IPO制度安排的‘落地’,没有之一。”虽然接下来围绕北交所融资端,股票启用920代码新号段、《转板指引》修订下首个转板项目等都将渐行渐近,但是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赵鑫还是把最期待的一票,投给了直接IPO制度安排。

  “深改19条”为北交所划分了两个发展时段,即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也就是2026年到2028年期间,我们将会看到“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再用5到10年,北交所将被打造成“具有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交易所”。

  赵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北交所能否在未来几年内呈现出“深改19条”所描述的蓝图,将与直接IPO路径顺利“开闸”关系密切,也相辅相成。

  另有其他市场专业人士亦认为,直接IPO制度安排的及时“落地”也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历史进程。未来,北交所直接IPO制度安排落地后首批审核通过的企业,一定是优中选优。

  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方面,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杨淑娟提示,北交所上市周期也有望缩短。同时在分析2024年北交所行情延续的几大关键因素时,她和安永研究团队也预测“北交所将迎来新一波上市申报潮”。

  “除直接IPO制度安排外,北交所还有更多政策将会落地,如多家做市商正在等待证监会审批入市,未来境外长期资金等也有入市空间,因此2024年北交所的行情仍可期待。”杨淑娟补充道。

  新三板挂牌审核前移,优质企业上市将“更丝滑”

  2024年,北交所值得期待,新三板亦然。事实上,2024年1月16日是新三板正式揭牌运营的11周年。市场人士认为,北交所上市路径“上新”后,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整体质量也将是一次提升,“因为两者之间相互连通”。

  但北交所走出的这波独立行情,也给一些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压力”。

  北京德美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美高科”)是一家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12月20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在这一年的11月29日,德美高科完成了一项“人生大事”——正式申报挂牌新三板。

  那段时期正值北交所行情备受市场瞩目,大家对北交所拟上市公司、新三板拟挂牌公司充满兴趣。“这让我们压力有点大,但也鞭策我们得更加规范发展”。德美高科董事长张德斌回想起被北交所行情短视频刷屏的心情,坦言自己深刻领悟了什么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同时,张德斌也关注到新三板挂牌审核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这次申报挂牌的过程,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新三板对于拟挂牌公司的审核,是将北交所上市标准前移,较此前挂牌审核工作更加严格,尤其是强化了像控股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审核。这对企业自身来说是件好事。”他回忆道。

  在杨淑娟看来,当前多数企业在选择挂牌新三板时已经明确了目标,即后续到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挂牌过程中,将上市审核前移,通过加强挂牌准入、持续监管、上市审核等各环节的内部协同,夯实前端审核监管基础,提升后端上市审核效率,帮助优质企业上市预期“更明确”、上市时间“更快速”、上市过程“更顺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投资系副主任刘津宇则从投资者角度提出,新三板挂牌审核将北交所上市标准“前移”的做法,从长远看,将改善北交所市场流动性、深度和市场容量,对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活跃度产生影响。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深改19条”也优化了新三板分层标准与原有“连续挂牌满12个月”上市路径的执行标准。

  近期,万达轴承就因从新三板挂牌到北交所过会,历时仅一年零七天而受到关注。万达轴承在直联审核机制下,挂牌不满12个月时,即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获得了受理。

  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把“走得快”放在第一位。德美高科目前首轮问询回复刚刚结束,对于公司未来挂牌上市路选择,张德斌说他还没有更具体的计划。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他有一条底线原则——宁可走得慢,但要走得稳。

  “快不是我创办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张德斌看来,北交所是德美高科未来首选的上市地,但目前仍应该脚踏实地、规范运营,通过挂牌后的定向融资努力做大自己的规模,为下一步的并购、延伸产业链做好准备。

  选择“市值+研发”标准申报上市“小巨人”需要从哪着手

  在市场研究机构看来,“深改19条”中关于融资端的改革举措,归根结底都是为推动大量未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高新科技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所做出的外部努力。

  但“小巨人”们也有自己的“成长烦恼”。

  “小巨人虽然技术好、创新性强,但前面总归还是有个‘小’字”。张磊回忆起前一阵子参加的一场北交所主题上市服务座谈。在这次座谈中,他就注意到,一些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普遍反映当前做融资除了要“讲故事”,还会有收入“门槛”,这对企业具有挑战性。

  据张磊介绍,在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里,很多公司的研发实力都比较强,但普遍缺乏重资产做抵押,也缺乏强大而持续的财力支撑研发。有些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企业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化量产前的相当长时间里,都极其“烧钱”。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以北交所上市公司群体为例,相关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企业的研发实力较为突出。根据东北证券数据显示,康乐卫士2023年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在北交所上市公司群体中最高,达到12542.78%。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3月15日登陆北交所时,康乐卫士是选择的北交所第四套上市标准,即不涉及财务指标,仅满足“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的要求。

  开源证券的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1月5日,当前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所属31个细分产业链中,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企业市值最高,达到562.55亿元。

  “多数创新型中小企业可能还没达到上市要求的规模,因此北交所上市准入‘门槛’政策的调整动向一直备受关注。”在张磊看来,未来如果使用第四套标准的案例越多,北交所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或其他创新型中小公司的吸引力将会更大。

  不过,从专业机构角度出发,杨淑娟指出,未盈利企业(申报)上市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性、研发成果商业化等要求都相对较高。

  此外,刘津宇介绍,其他板块在实践过程中曾出现未盈利企业在审核和上市后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2022年后,尤其是2023年中旬以来,二级市场中采用“市值+研发”标准申报或上市的企业总体数量相对较少。

  “对于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企业而言,行业普遍存在前期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为破解生物制药及基因制品产业链企业遇到的“成长烦恼”,刘津宇认为,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情况是考察关键,这包括了独立技术、知识产权是否完整、技术的可替代性、未来发展潜力等。

  此外,杨淑娟亦把原动力指向企业自身。她认为,企业若希望通过第四套标准完成上市,就需要对技术创新性和研发成果落地、产品竞争力及市场空间、持续经营能力等给予更高程度的关注。

  京籍文创类高新企业如何破解上市难题、有效对接资本?

  谈到申报上市,文化类企业也有自己的“烦心事”。

  北京当前正在全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同时这座城市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相较其他地区文化产业,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科技赋能已经成为当前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量。

  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下称“白皮书”)显示,2022年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数字文化核心产业单位18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数量的33.0%,数字科技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规模以上“文化+科技”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857.8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1.8%,同比提高5.0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

  北京正成为文化新业态发展的策源地和主阵地。特别是近年来,据白皮书披露,京籍的文化企业主动创新求变,加快数字化转型,其龙头企业、独角兽继续领跑全国。

  北交所总部位于北京市,因此也被北京企业誉为“家门口”的证券交易所。北交所与京籍文化类企业的“缘分”,曾因一份北京的全国政协委员提案而受到关注。

  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建议,将文化类企业纳入北交所“专精特新”政策的认定范畴与实施框架。安庭委员的提案一经报道,引发了业界讨论。

  据了解,在文化类企业中,文化装备(或设备)类企业有过从精选层平移为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案例;当前对于多数文化创意类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在北交所上市公司群体中数量有限。

  对此,杜嘉提出两种“可能性”探索的建议:一是除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外,研究探索北交所行业赛道涵盖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能性;二是对于涉及“市值”“研发”的北交所第三套、第四套上市标准,探索拓宽其研发投入统计口径的可能性。

  杜嘉认为,对文化类企业来说,研发投入既包括技术研发投入,也有文化创意上的研发投入。后者应该被囊括在研发投入的整个统计范畴之内。

  杜嘉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在实操中,文化创意投入所产生的价值并不低于技术投入。文化创意、文化科技企业最核心的价值是IP(知识产权),它以特定的文化元素或创意概念作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产品,是著作权最核心的部分,其投入其实不亚于技术投入。

  “国内二级市场对上市资源的分配明显倾向于科技属性的行业,文化创意类产业各板块成功上市的案例都不多。”刘津宇介绍,目前A股传媒板块文创上市企业共140多家,仅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3%左右。在申报过程中,文创类企业通过率也较低。

  刘津宇对此开出了“药方”。她认为,北京的文创类科技企业,如果未来希望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并向市场展示较为扎实的基本面和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还需要达到较大规模,成为市场优势较为显著的头部企业,以提振市场信心。另外,作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文创类企业更应当将知识产权的获取、保护、使用等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同于文化类企业的困惑,张德斌认为自己是石油产业链中的“幸运儿”,通过北交所北京服务基地的帮助,他已凭借自身实力有望推开资本市场“大门”。

  但张德斌也有自己的“新难题”。他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企业的目标是登陆北交所,因此特别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能时常提示企业,应该达到怎样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还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工作、如何与资本有效沟通等。张德斌说,这些问题对于他这个大学老师出身的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董事长来说,变得越来越迫切。

  “正常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已经让企业管理者很忙了。除非资本主动来找,否则企业很少有跟资本主动对接的机会。”张德斌直言,但企业的发展壮大,又确实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

  对此,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市“两会”上,有市人大代表建议,我市应加大土地、财税、投资、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瞄准企业需求的靶心,打造专精特新专属对接服务。

  “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张德斌最后说道,伴随北交所各项制度的成熟,企业成长中的“小烦恼”也会逐步找到解决办法。(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