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需求,提供更贴心服务”(干部状态新观察·选调生在基层)

发布时间:2025-01-10 16:23:52 来源: sp20250110

  买寒笑(右一)在福兴村小区收集居民意见建议。   刘洁琼摄(人民视觉)

  去年夏天,买寒笑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成为一名选调生,来到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新村街道工作。

  根据安排,她在街道下属的曹家村居民区参与社区工作,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走访居民。

  “曹家村居民区有老小区,也有商品房,不同小区情况很不一样。”买寒笑说,“长风新村街道有一套‘微格分色’工作法,根据居民的不同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该街道细分了29类标识说明,按不同的响应顺序,划分红、黄、蓝、绿、银5个响应等级,把服务精准提供给“最需要的人群”。其中最重点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群体,需要每天联系一次。

  和社工们一起,买寒笑先后走访了100多户居民,对社区情况熟悉起来。

  “福兴村小区,不少楼栋门口的金属扶手都老旧了,有的摇摇晃晃,有的被居民自己用绳子加固”,指着手机里的照片,她告诉记者,别看只是一个扶手,对高龄、残疾的居民来说却非常重要。她说:“扶得稳,老人就愿意多出来走几步;不稳的话,就不愿出门了。”

  “紧盯需求,提供更贴心服务!”买寒笑萌生了为居民整修扶手的念头。上海市、普陀区为支持选调生到村居任职锻炼,有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在她的积极申请协调下,经过各方调研、摸排后,有关部门审核同意用该经费做扶手改造。福兴村小区楼道口扶手的改造随即启动,预计10月份完成整修。

  “既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也要有善于整合资源的能力。”这次经历,给买寒笑留下深刻印象。在她看来,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好对接,把好服务给到有需要的居民。

  在社区工作中积累了经验,结合街道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买寒笑又把目光转到了街道内的一处人才公寓——和畅公寓。这里居住了1000多人,多是来自医疗、互联网等行业的年轻人,人员流动性高,邻居彼此之间“相见不相识”。由于房屋性质等原因,并不能成立业委会。

  “提升摄影水平”“找锻炼‘搭子’”……从居民需求出发,买寒笑牵头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寓里的住户也想走出家门,增强彼此间的联系。在街道的指导帮助下,她和热心的年轻人一起,加强交流、组织各种活动,邀请住户共同参与,吸引了40多人报名,建起了超过100人的微信群。“年轻人的特点就是以兴趣为导向,我们以服务为主,让志趣相投的人走到一起。”买寒笑说。一起制订入住手册、一起改造社区公共空间、一起筹备露天电影……很快,这个“邻居之间不太搭话”的公寓也热闹了起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1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