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1:58:54 来源: sp20241126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是一片红色热土。位于镇域西南部的官公河,是抗日战争时期陆飞鹫、黄鹤汀等一大批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红河”。
“4年前,我们深入挖掘官公河红色精神内涵,成立红河民兵应急分队,旨在将优秀革命传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常乐镇党委领导介绍,这支民兵队伍由镇村干部、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等组成,人员由最初的13人增加到目前的520人。
常乐镇武装部注重发挥民兵政治素养高、身体素质强、人熟地熟等优势,赋予他们民生服务、关爱老兵、矛盾调解、应急救援等多项职能,把“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微网格”。
官公河村村民张琰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红河民兵应急分队首批队员。为帮助村民调解矛盾纠纷,他在网格上开设流动的“老兵张琰工作室”,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法律知识援助,协调解决乡村常见涉法问题,受到干部群众好评。去年,张琰获评海门区“十佳法律明白人”。“我是民兵,穿上这身迷彩作训服,就意味着要承担一种责任。每次为群众排忧解难,我特别有成就感。”张琰由衷说道。
“民兵进网入格后,给全镇网格化管理注入了新活力。”常乐镇武装部领导说,平日里,红河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走街串巷、下田入户为群众的大小事奔波忙碌;遇有紧急情况,他们夜以继日战斗在一线,为保一方平安贡献力量。去年8月,常乐镇遭受暴雨侵袭,红河民兵应急分队队员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清理倒伏树木路障、转移被困村民、抢排农田积水,全力以赴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常乐镇热血青年陆飞鹫从华北大学图书馆辞职回到家乡,组建一支抗日游击队,在共产党领导下,利用官公河流域复杂的水域和地形条件开展武装斗争……”9月初的一天,在常乐镇党史教育馆,红河民兵应急分队队长黄苏东为参加研学活动的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作为“红河民兵宣讲团”成员,这是他的工作日常。
2021年3月,常乐镇武装部在红河民兵应急分队中遴选政治素养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成员成立了“红河民兵宣讲团”。3年来,“红河民兵宣讲团”围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以官公河红色故事为主线,开展宣讲进机关、进村居、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五进”活动,讲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引导人们从中汲取信仰力量。截至目前,这支被干部群众亲切称为“红色宣讲轻骑兵”的宣讲队伍,已累计开展“五进”巡回宣讲700多场,受众达3.5万余人次。
为提高“红河民兵宣讲团”宣讲水平,常乐镇武装部依托镇党史教育馆、烈士纪念馆、国防园等阵地,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开展现地研学,组织成员到中共一大会址、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学习取经,帮助他们夯实理论根基、增强宣讲感染力。去年,“红河民兵宣讲团”被上级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前不久,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武装部承担辖区内2024级高中新生军训工作,13名红河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走进辖区高中,围绕队列动作、卫生救护知识等课目组织训练。以此为契机,他们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让学生们训有所成、学有所获。
民兵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常乐镇党委、镇武装部发挥民兵专业知识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红河民兵应急分队投身乡村振兴“第二战场”,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添新动能。
官公河村党总支书记兼民兵连连长黄俊亮是一名退役军人,同时也是红河民兵应急分队中的一名老队员。近年来,他以军人的血性和硬气,带领官公河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兴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致富路,实现从“帮扶村”到“典型村”的嬗变。如今的官公河村,融合红色资源、生态资源打造的九龙岛文化湿地景区每年游客量达20余万人次,依托自媒体搭建的“海门兵支书”电商直播销售平台年销售额十分可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大幅增长。该村先后获评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苏省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李俊 任海建)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