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4-11-22 20:54:08 来源: sp20241122

原标题:加速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卢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卢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逻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教育是基础和先导,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动力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是产业根基。总的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才有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突破口。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将科技、人才和创新所涉及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组成新的融合系统和创新生态,以人才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优化配置各类资源,从而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引入资金链、共享人才链,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速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融合的基础、关键和途径,解决好“企业主导什么、怎么主导,校企融合什么、在哪融合、怎么深度融合”等问题,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

  保障高质量的科技供给。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机器人、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布局建设科研平台,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在未来能源、智能装备、先进材料、基础软件、医工交叉等领域,建设“从0到1”前沿中心和“卡脖子”难题研究中心。强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区域重点产业的对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发展精准对接、高效融通,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刻领会“企业主导”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打破“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校企传统合作模式,建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的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按照“双管理、双首席、双签字、双导师”原则管理运行,形成“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同凝练课题、揭榜挂帅领题、师生共同答题、校企共同评价”机制,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链条,在“0—1—N”和“N—1—0”反复迭代过程中加快产品技术升级,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有组织科研环境中培养创新人才。

  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以大企业为基础的孵化器,弥补教师创业在管理、市场、融资等方面的欠缺,支撑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提升孵化成功率。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建设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超市,线上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交易,线下推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等活动,打造高效便利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建立专职科技经纪人团队,及时掌握最新取得突破的技术成果,并第一时间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推介。建立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为代表的金融支持体系,打造加速器、产品发布中心、众筹平台等成果转化运营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

  西安交通大学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已与200余家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协议,建立77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组建由66名职业化科技经纪人组成的团队,引入8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265家金融机构,转让专利许可1000余件。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创新引擎,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