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新星从学青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4-11-10 07:04:44 来源: sp20241110

  跑“赢”亚运冠军的14岁田径小将陈妤颉,刷新全国少年男子百米纪录的吴昊霖,总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抓举平世界纪录的举重小将徐璐莹……首届学青会11月15日在南宁落幕,一群潜力新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塔尖的人才迸发,来源于塔基的积累。拓宽项目发展路径,体教融合改革不断深入,学青会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一次检阅,描绘出一张充满希望的蓝图。

  竞技舞台涌现更多新人

  吴艳妮、林雨薇、葛曼棋等田径名将为本届学青会增添了一抹明星色彩。在星光的引领下,陈妤颉等一批小将在赛场上横空出世,收获了偶像的关注,促成惺惺相惜的互动和传承。14岁的陈妤颉在中学组女子100米、200米决赛中均以超大学组冠军成绩的亮眼表现夺冠,100米11秒43甚至超越亚运会冠军葛曼棋在大学乙组100米决赛的夺冠成绩。在回应偶像葛曼棋来自国家队的“邀请”时,陈妤颉许诺:“我会努力去国家队找你们。”从学青会出发,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和目标,“现在每突破0.1秒都很难。但是我会努力训练,脚踏实地,争取进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据学青会组委会统计,本届学青会共有六人23次超11项世界青年纪录,两人一队三次超三项亚洲纪录,一人一队八次超两项亚洲青年纪录。与竞技成绩斐然相呼应的,是包括陈妤颉在内的一批“明日之星”在学青会的舞台冉冉升起。

  获得2023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冠军的徐文婧,在学青会上夺得女团和女单双冠。从13岁征战羽超联赛,到如今成为国羽女单后备人才中的佼佼者,她的成长颇受羽毛球界的关注。女子举重45公斤级赛场上,17岁的徐璐莹以抓举85公斤平世界纪录、总成绩188公斤超世界青年纪录的成绩夺冠。破纪录对于这位出生于2005年的小将,似乎已经成为“习惯”。

  可以预见,五年后的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将成为本届学青会潜力之星扛起中国体育大旗的舞台。中国女子体操队教练组组长熊景斌表示,本届学青会人才选拔正是对标2028年奥运会。奥运会体操项目要求选手年满16岁才能参赛,而这届学青会多数参赛运动员在2009年到2012年间出生,因此将在洛杉矶奥运会成为适龄选手。目前女子跳马和自由体操是中国队的弱项,熊景斌坦言,他在学青会赛场发现了一些符合期待的苗子,也看到中国体操的希望。

  新兴项目赢得更多关注

  新兴体育项目正一步步登上国内综合性赛事的舞台,攀岩、滑板、霹雳舞等近年来新增的奥运项目均入围本届学青会。学青会的项目设置不仅凸显中国年轻一代更多元的运动选择,也是对新增奥运项目发展的一次检验。

  距离南宁市区120余公里的学青会攀岩比赛地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能折射出这个新兴项目过去十年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一座座遍布的“馒头山”诉说着这里曾经面临的发展困境,却为发展攀岩运动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2017年前,古零镇初级中学只是这个贫困县的一所农村学校,而随着2016年攀岩入奥,命运得以改写。2017年,中国登山协会与南宁市、马山县政府共同推进攀岩运动进校园。次年,首支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在此成立,选拔马山籍苗子组成专业训练队伍。很多大山里的孩子的命运就此改变,包括本届学青会攀岩女子随机速度与两项全能冠军李彦郯。

  今年就读初二的李彦郯平日在古零镇初级中学学习,下课后练习攀岩。她出身贫寒,妈妈在南宁市区务工。14岁的她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每天中午要回家照顾年迈的奶奶和身患重病的父亲。对李彦郯而言,学习攀岩像打开一扇窗,“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切磋,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也让我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本届学青会上,来自该所学校的选手收获了攀岩比赛六块金牌中的三块。

  今年17岁的广西南宁队滑板选手徐永轩从体操项目跨项而来。2018年,从小在桂林市体操学校训练的他被滑板教练相中,开启滑板运动员生涯。他清晰地感受到这项曾经的小众运动过去五年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刚开始转项时,身边玩滑板的人几乎没有。现在我们队选拔队员的面更加广泛了”。新兴项目的发展尚需时间,但从因观赛人数过多记者只能通过场外大屏幕观赛的攀岩馆,再到诸多家长带着孩子观赛的霹雳舞场馆,这些场景体现了新兴项目正得到更多的认同。

  校园体育看到更多可能

  由全国学生运动会和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而来,学青会的赛事发展和改革,本身就印证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与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入。首届学青会是对体教融合的一次检验,一批运动员在成长的道路上,将学业与体育做成“双选题”。

  “学业”成为学青会赛后接受采访时选手们口中频繁出现的词。马术三项赛个人冠军徐墨菲决赛前夜还在线上学习;马术盛装舞步乙组团体季军郭嘉涵为不落下学业,比赛结束当日就从南宁赶回上海;上海黄浦区轮滑队选手均为初中生,他们向学校请假来南宁参赛,为了与教学进度保持同步,队员们必须抓紧一切时间训练比赛,同时还要兼顾学业——这些场景在其他运动会上非常罕见。

  数年来体教融合的成果,在本届学青会上交出答卷。问鼎女子足球U16组冠军的上海队有多位队员出自上海体教融合的典范——普陀女足;夺得排球女子U16组冠军的上海黄浦队,12人中11名运动员来自以格致中学为“龙头”的女排“一条龙”模式;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为班底组成的上海杨浦区花剑队,亦在学青会上收获颇丰。

  本届学青会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勾勒出新的未来。与此前单一的传统少体校模式不同,学校和社会力量在体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直言:“后备人才培养今后会是更加开放的趋势。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发挥体校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还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家庭。”

  文汇报记者 吴雨伦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