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建设高能级平台 探索微生物世界

发布时间:2025-01-10 22:17:54 来源: sp20250110

图为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友明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微生物实验。

近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李盛英收到了好消息:他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李盛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的研究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海洋微生物组数据库,并从中发掘出了基因编辑工具、抗菌肽、PET塑料降解酶等重要基因资源。这为微生物研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微生物这种微小的生命体虽然难以用肉眼察觉,却在食品、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林建群介绍:“微生物既古老又前沿,微小却功能强大。”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历史悠久。1950年,微生物学家王祖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创立微生物学科。此后,山东大学便走在了微生物学发展的前列。这里不仅孕育了国内首个微生物专业、培养了首批微生物学博士、设立了首个高校微生物学系,还成立了微生物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高能级科研平台。

李盛英的研究成果正是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有很多像李盛英一样的科研人才,他们在微生物领域默默耕耘,共同推动山东大学微生物学科向更高目标迈进。

张友明是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面对盐碱地开发难题,他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利用Red/ET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出广谱性生物固氮菌剂。这项技术如同在盐碱地中植入无数“卧底医生”,通过生物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有效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山东大学教授符军介绍,该技术应用于盐碱地后,棉花增产显著,大豆收益也大幅提升。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教授曲音波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已深耕45年。他推动了中国秸秆生物精炼产业的发展,并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和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将玉米秆和玉米芯转化为糖、油脂、乙醇、蛋白质等多种高价值产品。这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环保难题,还为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曲音波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的玉米芯生物炼制技术,更是成为我国生物质能源领域的新标杆。

如今,在山东大学,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正在悄然发展壮大,并逐步颠覆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传统认知。“简单理解,合成生物就是将零散的生物元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其具有生命的形态和功能。”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祁庆生说。

祁庆生致力于合成生物学方法与工具的研发。在他看来,这门“造物”学科听上去虽然天马行空,但目标却脚踏实地。比如,祁庆生及其团队与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合成生物学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基因编辑和重组进行菌种构建,成功研发出玻璃酸钠的第三代生产技术。

以此为代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已经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低碳“造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目前,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汇聚了众多顶尖专家及研究学者。林建群告诉记者,近5年来,他们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在《细胞》《自然》和《科学》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同时与企业的合作经费超过1.2亿元。未来,他们将继续深耕微生物研究,不断探索微生物的无限可能,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王延斌)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