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携手推进绿色发展(新时代中非合作)

发布时间:2024-11-17 04:20:51 来源: sp20241117

  由中企承建的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采用全电力列车,为通勤者提供了绿色、环保和节能的出行方式,有效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助推非洲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

  非洲是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推进绿色发展是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持续深化在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经验分享,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横亘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2007年,11个撒哈拉以南国家在非盟主导下成立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希望合作建设一条横跨非洲、阻挡撒哈拉沙漠侵蚀的防护带。2017年,泛非“绿色长城”组织和中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共建泛非“绿色长城”研究中心,在生态系统监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技术转让等领域开展合作,增强非洲国家防沙治沙能力。

  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高级主管马塞兰·萨努曾赴中国新疆参加第二届非洲“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培训班,并出席第三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他与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国家的专家们一同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了解当地防治荒漠化的最新技术和举措。他表示,建设非洲“绿色长城”的灵感,来自中国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三北”防护林工程。近年来,中方专家多次到撒哈拉沙漠南缘萨赫勒地区实地探访,“因地制宜确定治沙方案,针对不同国家的荒漠化问题提出针对性举措,推动‘绿色长城’建设取得进展”。

  从毛里塔尼亚的流沙快速固定、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到尼日利亚的“经济林保育”试验示范区,再到埃塞俄比亚“清灌育草、封育轮牧、牧养结合”的灌丛化草地生态修复与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非双方的努力下,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已从2000年的72.31%下降至2020年的69.23%。

  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共同实施“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通过《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和《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中国与不少非洲国家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文件,通过实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共同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迄今,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中国对非已顺利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助力非洲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优势互补,推动绿色发展合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不仅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也尽己所能向非洲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切实支持。

  在肯尼亚,由中企总承包的35兆瓦地热发电站——索西安地热电站已于去年6月底投产送电。这是非洲首个从设计到建设、调试完全由中企独立完成的地热发电站。“中企为我们开发地热资源带来全新技术。”业主方肯尼亚索西安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摩西·罗蒂奇认为,中国技术将继续助力肯尼亚加快地热资源开发,促进肯尼亚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在加纳,中企正计划在该国北部投资建设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并开发100兆瓦风力发电场,届时将为加纳提供更加多样的清洁能源选择,助力当地绿色能源转型。“期待两国能源合作乘势而上,推动更多风能、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在加纳落地。”加纳全国酋长院前主席、阿克拉世界贸易中心执行主席托贝·阿斐迪对两国绿色能源合作充满期待。

  在南非,中企投资建设的德阿风电项目,每年为南非供应稳定的清洁电力约7.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20多万吨标准煤,助力南非实现到2030年将太阳能和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7%提升到40%的目标。南非国民议会事务主席弗罗里克表示,“南非正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增强绿色能源供应能力。希望中方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等优势,积极参与南非新能源领域项目建设。”

  “中国始终与非洲各国并肩合作,成为非洲大陆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的主要合作伙伴。”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非中双方优势互补,不仅为越来越多非洲国家带来可靠可及的电力供应,也通过开发绿色产业,更好惠及非洲人民。

  科技赋能,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东岸费耶斯角附近一处海域,由中企和毛里求斯环保组织共同打造的珊瑚苗圃,正在将海底“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得益于中企提供的技术支持,珊瑚苗圃可以通过安装水下摄像头和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跟踪珊瑚生长过程及周遭环境变化。苗圃运营方、毛里求斯环保组织“节能社会”主席纳迪姆·纳祖拉利认为,中企提供的技术为珊瑚培育“提速”。“中国和毛里求斯合力实施的珊瑚挽救计划让当地珊瑚礁群重新焕发生机。”

  近年来,中国节能环保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形成了覆盖节能、节水、环保、可再生能源等各领域的绿色技术装备制造体系,绿色技术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绿色装备制造成本持续下降,能源设备、节水设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欧乌阿马·乌登塔·乌登塔认为,中国绿色技术为非中绿色产业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也正在为非洲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

  2022年以来,肯尼亚初创公司使用中国车企设计的零件在当地组装,生产续航里程为250公里的电动巴士,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态友好型的出行选择。今年7月,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政府携手中企等,成立非洲规模最大的公共出行平台公司,未来一年内将向市场投放5000辆全新车辆,其中包括首次引入的1000台电动汽车,为拉各斯居民提供便捷与环保的出行体验。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罗达·瓦集拉表示,与中国的合作使非洲国家得以获取先进技术和支持。许多非洲国家借助与中国的合作大力推动绿色转型,将清洁能源列为优先事项,这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时代大潮中,中国与非洲跨越万里、并肩携行,必将为中非各自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创清洁美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30日 03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