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竹产业拔节向上

发布时间:2024-11-26 02:29:22 来源: sp20241126

  清风吹拂乌蒙山,坡行至密林深处,一根根竹子挺拔而生,竹身清瘦,竹节鼓突。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村民罗坤恒俯下身,查看一株粗似水管的筇竹的长势。“管护砍小留大,竹子才能长得好!”罗坤恒说。

  大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日照少、湿度大,独特的气候孕育了西南地区特有的植物——筇竹。2018年,外出务工的罗坤恒回乡种起几百亩竹林,采笋、卖竹,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轻抚根根翠竹,见证大关县发展的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说:“乡村要发展特色产业,需要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科技研发。”

  1993年,董文渊被西南林业大学(原西南林学院)选派到大关县任科技副县长。通过调研,他发现当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但依山势而生的天然筇竹笋已经通过广交会远销海外,售价还不低。

  “曾经,因为掠夺式采笋,天然的竹子长得又瘦又小,这样下去竹林资源很快就会枯竭。”董文渊回忆,当地也缺少针对筇竹生长的基础性研究。“竹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当时还没研究清楚。”董文渊说。

  随后的几年中,董文渊团队开始在大关县进行竹林生态修复,并研究攻克了关键技术——人工繁殖筇竹。依托资源禀赋和技术推广,2017年,大关县将筇竹产业定位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着力在适合推广的地区发展种植。

  “一根筇竹约50天长成,一片竹林的生长周期为70年至100年,村里人可以采笋、卖竹子,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看着细沙村的筇竹林,董文渊说。目前,大关县种植筇竹共100余万亩,带动全县72.5%的农村人口持续增收。

  种下竹,也要学会管好竹。回乡种竹子,罗坤恒是“门外汉”。不过,他有学习的课堂,那就是董文渊团队设在细沙村的筇竹种植基地。2024年采笋季刚过,开在基地里的筇竹抚育培训课上,董文渊身边站了一圈面庞黝黑、身背采笋包的农户。

  “竹子生长就像一家人,采小笋留大笋,家里的‘劳动力’才更壮实,竹林才能越长越好。”董文渊通俗易懂的比喻,让罗坤恒等农户很快接受了新知识。

  “董教授的团队总结了‘四砍四留’口诀,管好竹子简单喽。”罗坤恒说,学到实用新技术后,自家竹林产的笋更嫩,长成的竹子又高又结实,去年一根好竹子能卖到14元。

  听说自己的学生“出师”了,董文渊很欣慰:“把科学技术‘种’在竹林中,让农户边种边学,才能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实现科技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筇竹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发挥好竹林的经济价值?大关的答案是延链补链,打造品牌。

  一斤鲜竹笋6元,一根成竹10多元,一件筇竹家具上千元。在木杆镇银吉村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筇竹制作的圈椅造型简约、线条流畅,突出的竹节增添了清新文雅之气。董事长欧贤芹2018年返乡创业,将公司从加工竹产品的小作坊做成了去年产值达1670万元的竹材加工企业。

  “这里的原材料丰富,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协作,我们在产品设计上突出筇竹的美,做成花架、茶桌等传统家具和竹杖、毛笔等工艺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欧贤芹介绍。

  从竹笋初加工到竹家具生产,从认证绿色食品品牌到筇竹工艺品热销,大关县的筇竹产业实现了全链条式发展,也给村民带来更多增收机会。2023年,大关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达20.8亿元,因竹产业发展而受益的群众超过17万人。

  回县城的路上,坡面上的竹林正生机勃勃,孕育着山里人的希望。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及时提质增效;以产业融合为方向,努力打响品牌;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科技让竹产业“拔节向上”,当地正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9日 10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