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2:14:30 来源: sp20241225
盛夏时节,查干湖荷花盛开,景色宜人。 松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5月,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区,“2024查干湖春捺钵开湖季”拉开序幕。景区门口,查干湖铁锅炖鱼汤鲜味美,为游客送上免费的品鱼盛宴。舞台上,马头琴声宛转悠扬,蒙古族歌舞精彩纷呈。启动仪式上,一场“捺钵春祭”将游客带回千年前。
近年来,松原抢抓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北方生态旅游名城、东北新型工业基地、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区,探索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径。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清晨,查干湖苏家泡、六家泡湿地,柔和的阳光将湖面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两只白鹭贴着水面滑翔觅食,如优雅的舞者翩翩起舞。
“天气渐暖,候鸟越来越多。”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宣传中心主任单军国说,“这里过去是盐碱地,一片荒芜。现在,有了水,植被恢复,飞来了天鹅、鸬鹚、雁,甚至还吸引了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东方白鹳来这里繁衍生息。”
查干湖位于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达506.84平方公里,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松原市的生态地标。
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是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12月28日,查干湖第22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当天,吸引游客12.3万人,同比增长330%;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增长350%。
旅游业向好离不开对生态的持续性保护。2018年以来,松原市大力实施生态强市战略,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查干湖在景区内部做减法、景区外部做加法:减去落后项目,增加先进设施;减去污染源头,增加绿色作业;减去废弃荒地,增加生态湿地……”单军国介绍,查干湖从工程性措施、生物性措施和管理性措施等方面多措并举治理生态环境,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平衡,引入松花江优质水源进行水体交换,并将湖区细分为15个区段进行精细化管理。
因水而美,因鱼而兴,因鸟而“鸣”。6年间,查干湖水质由Ⅴ类提升至Ⅳ类,氟化物浓度下降32.34%;鲜鱼年产量保持5000吨;珍稀鸟类由239种增加到276种。2024年2月,查干湖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有了查干湖这一“金字招牌”,松原不断扩大生态优势,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和四季旅游的新格局。
2023年年底,《松原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评审,全市7种81类生态资源纳入规划体系,构建起大查干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一江两岸、三江秀水、绿岭风光、百湖田园”五大生态旅游集聚区发展格局。全市生态资源得以全面整合,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保障。
2024年4月23日,松原市春夏季文旅活动启动,春夏季文旅29项活动与查干湖开湖季启动仪式、“乡厨乡味”美食大赛、查小鱼音乐节等12项主题活动集中推出,城市漫游、江畔漫游、乡村漫游等5条踏青赏花“漫游”线路迎春上线。
在“2024查干湖春捺钵开湖季”活动中,松原市还联合长白山景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8家景区成立吉林省5A级旅游景区联盟,联合云南石林、贵州威宁和吉林延吉,为首批生态旅游城市伙伴“建群”,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动力。
在查干湖捺钵广场一家渔庄,返乡创业大学生曲三妹正帮厨师为客人准备“全鱼宴”。“生态越来越好,游客自然越来越多。”曲三妹说。据统计,2023年,松原市接待游客2150.04万人次,同比增长122.98%;实现旅游收入367.35亿元,同比增长202.27%。
追“风”逐“日”推动绿色发展
走进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风电叶片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在先进机械设备的辅助下,身穿防护服的技术工人铺层、喷胶……厂内首支107米长试验型风电叶片正在试制。
“我们技术研发部20多名员工,仅用1个月就完成新型叶片的设计研发。”据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风电叶片厂总经理刘慧介绍,该基地年产叶片达300套,每年都有专利产品诞生。
近年来,吉林省提出“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和“氢动吉林”等行动部署,全力推动“绿电+”项目建设。松原市地处风力Ⅲ类资源区、太阳能Ⅱ类地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风电、光伏发电可装机总量达3800万千瓦,占全省的33%。
梧桐引来凤凰栖。2021年11月7日,松原市与中车集团新能源合作签约,引来松原建市以来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此后,12天完成项目选址,15天办结15项开工手续。2022年2月28日,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全面启动。2022年7月11日,第一批产品正式下线。
中车集团落户投产,实现松原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很快产生聚集效应。主攻光电领域的正泰集团紧随其后落户松原,填补了东北三省光伏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空白,也为松原市风、光两大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基本盘。如今,松原正泰新能源智能电气产业园两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可日产光伏板1万块。
2023年9月26日,总投资296亿元的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项目在松原市开工建设。该项目落地,延续中车、正泰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相继投产达效的态势,助力松原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创新。松原市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同样丰富。
2023年10月,中国石油首个大规模绿电自消纳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当年累计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降低油田生产成本约0.8亿元,实现清洁替代“加速”。同年11月13日,在吉林油田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吉林油田第一批新能源规模外送工程首台风机成功吊装;也是这一年,松原市以油田工业园区为试点开展地热能供暖试验,新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3年,松原市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装机规模44.67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到387.11万千瓦,位列吉林省第二,并提出“在‘十四五’末氢能化工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的目标。2024年,松原市继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达300万千瓦,新能源领域产值达100亿元。
松原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刚介绍,近两年,松原市全力推动新能源等“十大产业链”建设,充分发挥“链主”作用,立足资源综合优势、能源产业基础和开发利用潜力,加快“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让松原实现产业发展“风光无限”、绿色高效。
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地处北纬45度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的松原市,素有“粮仓、肉库、鱼乡”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市。
不久前,吉林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现场会在松原市召开。与会人员来到松原市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观摩玉米“水肥一体化”播种管理现场。
在智能化田间管理控制室,大遐农业公司负责人刘启雷给大家展示水肥一体化。他说:“眼前这片耕地别看面积大,只需点点按钮,就可以通过管线,把科学配比后的水肥点对点输送给每一株作物,实现水肥使用的精准化和精量化。”
据了解,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帮助下,大遐农业公司从2019年起推广水肥一体化。2024年春耕期间还“上新”了电磁阀。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地里的传感器可直接监测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情况,农民通过手机远程操控电磁阀,精准进行补水施肥,随时随地进行田间管理。目前,大遐农业公司已科学配置水肥一体化设备540余套,每套设备能覆盖150亩地。
大遐畜牧场遐字分场农民刘金卫说:“现在,在手机上就能‘种田’了,我们有更多时间出去打工,腰包越来越鼓。”
“借助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浅埋滴灌等先进技术,耕地节水60%,施肥率提高35%以上,平均增产约30%。”大遐农业公司董事长刘子良介绍,“种植技术在更新,产业链也在延长。大遐不仅深化鲜食玉米加工,还开发了农业科普馆、稻田公园等文旅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生动实践让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牢,“菜篮子”也越拎越稳。
在乾安县博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果蔬大棚,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采摘绿色有机西红柿。这些西红柿将发往长春、哈尔滨等城市。
绿色农产品的背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博瑞公司的15000平方米果蔬棚区,之前大部分是盐碱地,公司利用附近生物质电厂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改良土壤性能,变为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弱碱性土壤。同时,利用发电产生的余热资源为温室供热,有效解决了东北冬季果蔬生产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公司日均产绿色果蔬2万斤,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
近年来,松原市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开发利用,粮食产量稳居吉林省第2位,已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2023年,松原市推广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面积20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7%,连续7年位列全省之首。
(本报记者 任爽 本报见习记者 许天舒 本报通讯员 芦猛)
(责编:温璐、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