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08:56 来源: sp20241205
作为通信领域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工程技能和科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北京邮电大学全面推进组织模式创新、理论研究创新、内容方式创新和实践体系创新,建设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学院等。
北京邮电大学是为国家建设而生,建校之初正逢建国之初,致力于满足国计民生的迫切需求,承担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北邮一直走在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征途上,各个时期都在突破技术封锁和人才封锁,追赶和引领世界标准,为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北邮是新中国工程教育突出的范例,具有与生俱来的“工程基因”。与信息科技领域的工程教育和工程问题相关的工程思维、学科专业文化、行业文化,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北邮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北京邮电大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层面,是大学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更是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北邮精神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文化传统。北邮精神文化鼓励学子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让他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北邮精神文化强调学子们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种社会责任感,让学子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成为社会的卓越领军人才。
北邮文化制度建设,应明确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并将文化自信作为核心教育目标融入其中。要注重文化理念的革新,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要求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北邮始终致力于建设富于人文精神的物质文化环境,塑造富于文化追求的精神文化环境,营造文明高尚的行为文化环境,通过打造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挖掘校园的历史文化元素,找到适合的物质载体,以视觉或听觉效果加以呈现,营造出具有鲜明学校标志、文化气息和感官享受的文化氛围,校园内的各处建筑和景观都能有效释放文化信号,成为文化信息的“传递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承载者”。
北邮的文化精神内核,既包含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也蕴含了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在精神文化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挖掘和塑造北邮文化:例如立足民族复兴伟业的“红色通信精神与文化血脉”“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网络强国、网信报国”的价值引领、“解决真问题 真解决问题”的实干担当与工程基因、“大通信观、大网络观、大数据观、大安全观”的广阔视野与深度融合、拥抱未来科技、着眼人类福祉的开放包容和无限追求。这种精神内核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成为北邮人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精神,是构建文化生态系统的基石。
基于北邮文化精神内核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要素和层面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以文化精神为核心,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师生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文化空间。在构建过程中,学校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来深化对文化精神的理解。
同时,学校还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社会机构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先进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文化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基于北邮文化精神内核的文化生态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学校将继续深化对文化精神内核的挖掘和传承,不断完善和优化文化生态系统。同时,学校还将积极探索将文化生态系统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紧密结合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高等学府,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北邮人应当探寻民族斗争和中国革命史之中的先驱和英勇事迹,挖掘革命通信战线、隐蔽战线以命守护、流血牺牲的感人事迹,将红色通信精神作为北邮文化传承的重要脉络。北邮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信息通信领域人才,以北邮“三老”叶培大、蔡长年、周炯槃先生为代表的北邮人,他们的生平与事迹诠释了心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凸显了北邮人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一代代北邮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矢志报国,激励后来人在新时代“网络强国、网信报国”的事业中贡献北邮智慧。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
(责编:李昉、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