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归来——嫦娥六号返回全景实录

发布时间:2024-11-02 07:11:58 来源: sp20241102

  新华社内蒙古四子王旗6月25日电 题:“嫦娥”归来——嫦娥六号返回全景实录

  新华社记者

  6月25日13时22分,约5000公里高的深邃太空,嫦娥六号返回器正式作别轨道器,开始以接近每秒11.2公里的速度迫不及待奔向地球。

  此时,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早已万事俱备,只待携带着月背月壤的“嫦娥”归来。

  阿木古郎草原,蒙古语中意为“平安”的土地,是嫦娥六号返回器主着陆场,也是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返回舱主着陆场。

  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搭手远眺,气象保障团队盛文杰悬了多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晴空万里、白云舒展,是个迎客归来的好天气。

  (一)

  一个月前,盛文杰和同事们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来到这里,抬头望天、观云测雨。

  “春夏之交,阿木古郎草原天气瞬息万变,大风、雷暴、沙尘、阵雨等时有发生,气候异常复杂。”盛文杰说,在这里,只需要十几分钟,天上如薄纱般的云层便可摇身一变为深厚的积雨云;几分钟内,风速就能增加数倍。

  为迎接嫦娥六号平安归来,他们早在去年7月就在这里部署了气象数据库,汇总整理了近10年700多万条气象数据,以把握着陆场附近的气象规律。

  天气不错,空中分队指挥机机长刘鹏飞驾驶直升机起飞时,心情也不错。作为嫦娥六号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务的主要力量之一,空中分队共有5架直升机参与任务,将以1600平方公里面积布阵,达到东西兼顾、南北并行。

  “北京,雄鹰报告。”

  “我是北京,雄鹰请讲。”

  “空中分队已起飞,正在前往待命空域。报告完毕。”

  “北京明白。”

  500多公里外的北京航天城内,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温旭峰应答。

  从温旭峰的视角看向指控大厅大屏幕,嫦娥六号已接近我国国境,即将第一次再入大气层。

  “各号注意,返回器转初次再入飞行。”

  13时44分左右,嫦娥六号返回器高速进入我国境内,立即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田活动测控分队操作手刘岗风捕获。

  作为嫦娥六号返回器入境测控的第一站,连日来,刘岗风和同事们面对点位变化、风沙天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条不紊完成装备展开、指标测试、通信建立等工作,快速建立任务状态,为嫦娥六号送去地球家人的“第一声问候”。

  经过近200秒的连续跟踪,他们顺利完成了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一次再入大气层后关键弧段的测控工作。

  (二)

  沿用嫦娥五号“打水漂”式的返回方式,嫦娥六号返回器依旧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第一次高速进入大气层,调整姿态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第二次进入大气层时,速度、热量逐渐降低,直至返回地面。这意味着,嫦娥六号返回器需要经历两次黑障区,这也是她必须面对的难关。

  “嫦娥”归途继续向东,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敦煌测控区接过测控接力棒。这里距四子王旗上千公里,是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二次再入大气层测量的重要节点。

  “与神舟载人飞船返回相比,这次任务的目标较小、速度较快。”敦煌测控区李长松说,为确保嫦娥六号穿越黑障过程中光学捕获准确、跟踪稳定、图像清晰,他和同事对捕获跟踪、变倍调焦等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13时49分左右,嫦娥六号返回器第二次进入黑障区,李长松准确捕捉到返回器的实时高清图像,并通过车载通信设备第一时间传回北京。

  同一时间,内蒙古四子王旗锡拉木伦庙附近,“回收二号”雷达测控分队所有设备也投入紧张工作。主操作手王玉祥屏气凝神,握紧了手中的操纵杆。

  “我们必须在返回器二次出黑障后的十几秒内,对其进行捕获。”王玉祥说。

  为备战嫦娥六号返回器搜索回收任务,“回收二号”雷达测控分队提前两个月进驻这里。4月14日,完成捕获强化训练的王玉祥收到爱人产子的消息,大家开玩笑说这个孩子应该叫“六号”。

  “‘回收四号’发现目标。”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

  “‘回收二号’双捕完成。”

  正如古人对神女的描述: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嫦娥六号返回器离地面越来越近。

  此刻,布控在落点附近的“回收五号”已经能够捕获返回器低空高清影像。在外围遥控这套设备的落点景象测量分队廖航说:“与传统光学测控设备不同,‘回收五号’的优势是低空、高清、安全。这是我们首次参加嫦娥探月工程。”

  13时57分,主伞打开。面积约50平方米的降落伞减缓了嫦娥六号返回器的速度。

  日光灼灼,红白相间的伞面好似广袖长舒,天外归来的“嫦娥”衣袂翩然,悠悠而落。

  (三)

  此刻的搜救直升机上,年轻的光学吊舱操作手徐雁鹏谨慎操作吊舱遥感。当发现返回器隐约出现在屏幕上时,他第一时间锁定目标,并及时向指挥员报告返回器具体位置和落地后的基本情况。

  “在嫦娥六号任务中,我们新配备了定向平板、前舱引导系统等设备,并开通了3种图像源,使目标搜索更加得心应手。”徐雁鹏说。

  空中分队领航员李德军从指挥机前方望去,蓝色天幕下,隐约可见一个红色小点。执行过多次载人飞船搜救回收任务的他,凭借丰富经验迅速在脑海中判断实际落点位置、建构航线、计算间隔……

  轰鸣声中,5架“雄鹰”向落点收拢而去。几乎同时,早早抵达待命点的地面分队一组组长陈国栋也下令出发。头车驾驶员聂世超一脚踩下油门,带领车队以最优路线向预报落点快速行进。

  地面分队来到着陆场后,12天内跑了近4万公里、拉网式勘查着陆区路况,将地形、地貌以及路面障碍物一一探明,还组织了10余次雨天、暗夜和复杂地形驾驶训练。

  所有力量、所有目光都指向这一刻——

  14时07分,巨响传来、烟尘漫卷,历经了53天地月旅行的嫦娥六号返回器平安着陆。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3天前,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中法天文卫星冲向云霄;未来,国家航天局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中国正在同各国一道,推动航天技术更好造福世界人民。

  “东风、华山、江阴、长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再一次点名,温旭峰饱含深情和希望地说,“各号再见。”(李国利、刘艺、米思源、吕炳宏、李欣媛、张国文)

(责编:胡永秋、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