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2:06:03 来源: sp20241122
人民网上海2月1日电 1月31日,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闭幕。“智能时代、教育何为”成为世界关注的时代命题。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既是推动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数字伦理方面的现实挑战。如何坚持“智能向善”,推动人工智能持续赋能教育创新发展?人民网记者在大会期间采访了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
人工智能不能被局限在提供答案的层面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管”,成为获取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工具。面对人工智能,郑庆华指出,要趋利避害,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带来的新机会和挑战。
“我们坚决不能躺在让人工智能给我们提供答案、给我们做作业、给我们考试这些上面。相反,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应用人工智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强化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理论和方法,破解工程技术的难题,这才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目标。”郑庆华强调。
郑庆华介绍,目前,高校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学科模型已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在同济大学,每天要录制几百门甚至上千门课程,用来分析老师每门课程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同时,通过大模型分析学生在图书馆下载了什么内容、阅读了什么资料,可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难点,便于教师精准辅导。
“过去的教育是大水漫灌,现在利用人工智能,我们可以做到精准滴灌,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郑庆华谈到,“此外,在学业评价方面,过去只能通过一张卷子来评测,现在可以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多维度的分析评价,找到优点与短板。”
郑庆华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为解决教育个性化问题提供一种很好的可能性。未来几年,教育评价方式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跃升。他希望,青年人也可以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科技创造价值、科技创造知识的这种魅力,激发他们内心学习的动力。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当坚守初心
郑庆华指出,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改变知识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弱化大学的作用、功能和地位,影响人类正确的价值取向,颠覆现有办学管理模式等等。人工智能互联带来的问题同样不能忽视,例如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被削弱。
他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解决了知识获取的手段、方法、效率、质量,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在虚拟环境下顺畅地进行,但是绝对不能替代真人教育。
“人还是要通过感情,让爱来赋能教育,不能全部用数字化来替代。这种眼神的交流、情感的互动、肢体的语言,才使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郑庆华表示,“该动手的还要动手、该互动的还要互动、该一块娱乐的还要一块娱乐,否则人和人就变成了机器跟机器的交流。这个跟教育的初心是不相吻合的,我们需要用爱、用真情实感、用能力、用素养去教化人、提升人、培养人。”
郑庆华认为,教育的根本初心是使人向善,提高人类的文明素养、科学素养,让人在追求科学真理的路上不断前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当坚守初心。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是从思想、理念、方法、技术等全方位对人的全能教育。
“要保持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人类要把机器先训练好。”郑庆华提到,要人工智能正确地赋能教育,首先得把机器修炼好,让机器按照人的价值导向去做人想让他做的事情,而不能让机器来支配人,这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未来教育将是机器、教师、学生共同成长模式
AI赋能在不断改变教育的格局,那么未来的教育将是一种什么形态呢?郑庆华认为,未来的教育将形成“师—机—生三元模式”,机器与教师、学生互学习、同进步、共成长,以人机协同的新智商超越人类自身智商的局限性。
“这个过程里,需要解决好人对人、人对机、机对人的三类教育,其中最关键的是做好人对机器的教育,即训练机器,使机器遵从人类认知,实现价值观对齐。”郑庆华说。
未来人与人之间的教育中,传统教师作用也将发生调整,重在价值塑造、思维创新和能力培养,而知识传授的作用将不断弱化。在机对人的教育方面,郑庆华认为,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入地赋能教育,同时还会产生机与机之间的互相学习,例如对抗博弈、自主智能等。
郑庆华建议,面向未来,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对教师而言,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与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传授和获取。对学生而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绝不能满足于人工智能推送的现成答案。
“我们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坚持科技向善,解决好人机共融问题,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全过程,朝着人类设定的价值方向去前进。”郑庆华表示。
(责编:孙竞、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