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发布时间:2025-01-08 11:26:15 来源: sp20250108

  图①:话剧《黄大年》的扮演者张儒硕(前)在分享感受。   石天蛟摄   图②:复旦大学的同学们在杨浦滨江参观。   廖 恒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近年来,多地高校探索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吉林大学学生走进黄大年纪念馆上思政课,复旦大学开通红色巴士研学实践专线……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学生们在了解国情民情中,更加坚定理想信念。

  ——编  者

  

  吉林大学探索“馆校联动大思政课”

  黄大年纪念馆里,回响年轻的声音

  本报记者  汪志球  郑智文

  “地质宫,是长春地标建筑,也是黄大年老师工作过的地方。”一大早,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波带领大一学生,前往地质宫大楼内的黄大年纪念馆,上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地质宫5楼的黄大年纪念馆门口,黄大年雕像前,一如既往摆放着新鲜的花束。

  “黄大年是地球物理学家,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不懈创新,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跟随张波的讲述,同学们认真记录。

  让思政课走出校园,走入纪念馆、博物馆内,上好“馆校联动大思政课”,是吉林大学近年来推动大思政课创新的尝试。“我们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说。

  目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在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黄大年纪念馆等场馆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同学们,这是于平教授,曾是黄大年老师的助手。”步入纪念馆,张波介绍起今天的另一位授课教师——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黄大年团队成员于平。

  面对青春洋溢的同学们,于平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对大学生活有怎样的规划?”

  “好好学习,科研报国”“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们争相发言。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是黄大年老师在和你们差不多年纪时的回答,这个答案,他用一生来践行。”于平加重了语气。

  在于平的讲述中,同学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到,黄大年始终坚定地追寻理想,将热情、精力和思考投入科学事业之中。回国7年间,他带领400多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推动中国进入“深地时代”。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是黄大年一生的真实写照。”于平说,“那么,今天,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谈谈自己的想法。”举手的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张儒硕。

  “我读大一时,参演学校原创话剧《黄大年》,并有幸成为黄大年老师的扮演者。现在我已经研三,即将步入社会,我选择回到家乡延吉市,服务家乡建设。”张儒硕说,“传承黄大年精神,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把个人事业同祖国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以踏踏实实的成果去践行、传承。”

  出演话剧的经历,让张儒硕对黄大年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吉林大学将大思政课搬上舞台,学生们在创作、参演、观看的过程中,深化理解认识。

  “同学们的思考很好。传承黄大年精神,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张波接着说,“对于你们而言,要从自己做起,从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做起,努力学习、锤炼本领,成为栋梁之材。”

  黄大年曾经的办公室内,一面追思寄情墙上贴满了便利贴,写着人们对黄大年的追思之情。课程结束,这面墙上新增了数张便利贴,其中一张上未干的墨迹清晰地写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复旦大学开通研学实践专线

  乘红色巴士,上一堂思政课

  本报记者  丁雅诵

  初夏的上海,树影婆娑。复旦大学校门口,一辆巴士旁,学生们有序登车。

  登车完毕,巴士缓缓行驶,一堂移动的思政课也随之开启。

  “同学们好,欢迎乘坐红色巴士研学实践专线。”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讲师李智杰的开场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走进上海城市治理、基层党建的第一线,感受超大城市治理的细节。”

  “超大城市治理是许多国家面临的挑战。大家觉得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李智杰提问。

  “人口过多”“交通拥堵”“大气污染”……“针对超大城市治理,上海给出的答案之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李智杰说,“上海常住人口近2500万,大到一栋楼宇的改造,小到一个垃圾桶的摆放,千万个治理难题都集中在基层一线。”

  如何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

  不知不觉间,巴士来到了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停车点。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漫步在滨江步道上,江水映衬着蓝天,风景优美。从秦皇岛路码头、毛麻仓库,到杨树浦水厂、祥泰木行,沿着步道,同学们边看边听讲解。

  “不到江边走一走,很难想象曾经的‘工业锈带’,如今变成了‘生活秀带’。”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研究生肖雨蒙说。

  行走间,师生们来到“人人屋”党群服务站。走进小屋、喝一杯水,疲惫一扫而空。

  “自从正式运营以来,‘人人屋’全年无休,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休憩驻留、医疗救助等服务。”李智杰介绍。

  “一个党群服务站,就是一个市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平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研究生薛昱很有感触,对“人民城市为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广大群众,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

  离开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大家继续前往下一个参观点。

  追寻着城市的红色脉络,红色巴士研学实践专线把城市地标的“点”与行车沿途的“线”相串联,搭建起一堂堂移动的思政课:

  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学生们聆听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理想信仰愈发坚定;

  在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民用飞机国产化历程让学生们心潮澎湃,科研报国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

  目前,红色巴士研学实践专线包括4个主题、13个场馆,各党团支部可以进行菜单式预约,自主定制实践路线。

  通过巴士上的“主题串讲”、红色地标中的“场馆讲解”,在情景交融中,理论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我们的讲解员来自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等社团,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用青年人的视角,更生动、更立体地开展讲解,实现了从传统理论式的‘教’,到青年互动式的‘育’的转换。”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长蔡薛文介绍。

  前不久,红色巴士还走进中小学校,以“星火”队带动“小火苗”,引领中小学生行走上海、开展互动式研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近期复旦大学还创新打造“强国之路”大思政课,以“强国志引领报国行”为主线,集结校内外优势资源,引导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深切感知新征程,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服务意识,坚定强国志向。

  巴士上、场馆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映照着未来的希望,红色基因正代代相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10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