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真抓实干④】解决乱作为不作为顽疾 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4-11-24 18:04:16 来源: sp20241124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一个多月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细则开始陆续出台实施。从经济领域扩大内需消费、畅通经济循环,到政务服务领域便民利企“高效办成一件事”,再到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释放出各部门各领域集中力量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落实,以真抓实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央广网《央广时评》特推出“真抓实干”系列评论。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此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4523起,其中86.6%属于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共查处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监督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问题22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5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00人,彰显了党中央持续为基层减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决心。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党中央连续六年专门部署推动的重要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作为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民生的直接服务者,基层工作状态与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落地成效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会耗费基层大量时间与精力,更会严重影响工作实效与群众福祉。譬如,有的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好大喜功、任性用权,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更消磨了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得本该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资源被无谓消耗;有些地方瞎折腾、乱摊派,专搞表面风光的“面子工程”、虚头巴脑的“数字政绩”,导致层层摊派、层层加码,让基层苦不堪言。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清除顽瘴痼疾沉疴,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真正让《若干规定》落地见效,关键在于执行。在对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加监管、严肃处理,形成有力震慑的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为基层减负,要坚持问题导向。众多浮于表面的“政绩工程”“数字形式主义”,根子在于应付“考核”,要切实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不过度考“材料”、查“留痕”,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坚持问题导向,在决策上首先就要脱虚向实,避免地方和部门出台政策文件本身就解决不了问题,徒为基层干部增加沉重负担。

  坚持问题导向,要紧盯办会文山会海、办事推诿扯皮等问题,将精文简会落到实处。要理顺基层权责清单,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避免权责不清、推诿扯皮、人浮于事,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压力、违规借调干部等现象,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安心干事。

  推进基层减负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持续为基层“松绑”,确保基层工作回归本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实干之风蔚然成风,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蔡悦)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