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7:00:36 来源: sp20241128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适应大气污染防治新阶段的管理需求,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系统化打造生态环境“监管—监测—监察”联动大模型。
当前,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了在相对低的浓度水平下进一步改善的阶段,再改善的减排空间收窄、改善难度增大。对此,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率先探索,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创新实施“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测部门智慧感知、监察执法部门精准执法”联动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新型的监测网络、智慧的分析技术、高效运转的调度系统,强力支撑联动机制运转。
打造新型监测网络,充分运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卫星遥感等技术,构建了“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新一代监测体系。其中,卫星遥感“天上看”,能够遥感智能识别裸地、黑臭水体等10余类目标,识别精度达90%。将用电量、工地台账、餐饮企业台账等经济社会运行数据纳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经过智能算法分析,实现对各类污染源全方位、全时段监控,智慧感知问题线索。
利用智能算法助力精准研判。聚焦低浓度水平下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构建智能识别算法库,自主研发了单车排放超标、企业产治不同步等26类问题线索挖掘算法,动态追踪超标排放和违规行为。比如利用设施用电监控技术,将千余家重点涉气企业和6000余个监测点位纳入监测。
联动模型实施以来,共推送各类环境问题线索1万余条,实现精准快速响应,支撑精准有效调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在线、遥感、热点网格等诸多科技手段的运用,令环境污染问题发现率不断提升,让执法更加精准高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3日 1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