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书写北京的多维空间

发布时间:2024-11-15 18:40:11 来源: sp20241115

  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新北京,新生活,新写作”主题分享活动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办。多位作家从生活感受出发,讲述北京日常生活给自己的独特感受以及由此激发的创作灵感,畅想北京书写的丰富可能。

  主持人胡晓舟表示,如何书写新北京、新生活,是每个北京作家都要面临的问题。“北京不只有通衢大道、宏伟建筑、川流不息的人群,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雍容大气的城市性格。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城市的无限生长性中,我们经常能遇到好故事,如何把我们的生活感受和思考用鲜活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对于北京作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北京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说:“我特别喜欢北京的烟火气、市井气。我觉得所有大主题最后都要落到具体的人和事上,小的事情会引发我的创作冲动。所谓新北京、新生活,是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生活,新中有旧,旧中有新,互相映衬,交相辉映。那些特别活泼生动的东西,是我要落到笔下的内容。”

  青年作家周婉京最近在琢磨一张1936年的北京老地图,她把这张地图带到了活动现场。周婉京说:“我特别想看看以前那个有城墙的北京,于是我开始在故事里写当时的胡同。我很愿意写胡同,因为胡同充满烟火气。我常常在想,旧的北京和新的北京中间一定有一条隧道,我想变成这条隧道。”

  青年作家杜梨在颐和园工作过3年,积累了很多一手生活经验。从游泳的大爷到逃票的游客,从挂假鸟的“蓝天先生”到晨跑的刑满释放人员,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这3年使我感受到北京生活中的新现实,这些都是宝贵的写作资源。”

  活动最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总结道:“‘新’应该是每位作家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我们要在观察视角、题材内容、写作状态上不断突破,这也是我对活动主题中‘新’字的理解。”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