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4:48:22 来源: sp20241201
秋日长沙,实验室内,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王鹏正飞速记录着实验数据,一行行代码跟随光标“行进”。
作为青年科技专家,今年不满40岁的王鹏先后攻克多项核心技术,为部队新质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记者请王鹏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工作日常,他微微一笑:“让新型飞行器在未来战场更灵巧、更智能。”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雷雯 摄
初心不改为强军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感恩,所以坚守;因为信心,所以坚定……”6年前的隆冬深夜,王鹏郑重地写下转改文职人员申请书。那一年,他从一名现役军人转改为军队文职人员。
这是王鹏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早已不止一次。
2003年,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那时的他,并不太清楚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只是隐约地觉得看名字应该是跟太空、飞船打交道。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遨游太空的浪漫让他深深着迷。本科和硕士期间,王鹏的目光总是穿梭在恒星、行星之间,向着太空前沿领域一路前行,并以优异的专业成绩于2009年提前攻读博士。
改变,不期而至。那时,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难度较大。
“这个方向是要解决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实际问题,会很具体,也会很难,而且越往后会越具体、越艰难,你愿意换到这个方向上去吗?”一次,导师吴杰教授找王鹏谈话,试着询问他的态度。
从浪漫前沿的太空领域到艰难具体的解决作战应用问题,面对如此大的研究方向调整,王鹏想到了自己的初心。“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么?”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对导师说:“只要是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
梦想的轨迹与群星擦肩而过,化作弯腰埋头的躬身践行。
就这样,博士阶段的王鹏转向了完全陌生、更具为战特性的研究中,这一改就是15年,从项目一期、二期……直至完结,王鹏成为课题组中在这个项目里“摸爬滚打”时间最久的人,也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青年专家。
2018年,全军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的第一年。面对改革大潮,王鹏走到了选择的路口。军徽、军装、军人,每一个字眼都是那么的难以割舍。“转改后衣服颜色虽有不同,但奋斗强军的底色都一样,能够在战位上心无旁骛地干着战斗力急需的事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王鹏来说,人生的轨迹也许会有改变,梦想的初心却始终如一。
转改后,王鹏仍然如往常一样:大量的课程教学、繁重的学科专业建设、紧张的科研攻关……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没有军人文职之分,大家都是奋斗者。
面向战场育人才
粉笔起落,王鹏在黑板上画了3条弧线。
“同学们请看,这是几种控制方法实现的不同飞行轨迹,精度相差明显……”课堂上,王鹏以真实战场为背景建立案例库,通过案例讲解,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和应用需求。
王鹏的课堂是公认充满了“战味”的,不仅案例来自战场,课堂本身也“硝烟”味十足。
“你们这个方案为什么这么设计,有什么依据,性能提升了多少?”“你们这么搞,理论上看起来合理,但实际工程应用根本行不通。”
这是王鹏设计的“翻转课堂”上,学员们常常会出现的一幕。授课时,王鹏会设计不同选题,让学员分组研究,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课”,大家再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现场气氛很热烈。学员都说,上王教员的课越来越“卷”了,学员如果不用功准备,很容易研讨时下不了台。
“卷”起来的,并不只学生。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需要用3天来备课。为了让学员更好地自学课程知识,有效参与课堂讨论,王鹏甚至花了一年多时间建了一门慕课课程。
“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教学可以说是源头中的源头、基础中的基础、支撑中的支撑。”王鹏说,作为军校教员,责任十分重大,要努力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在教学环节精雕细琢的王鹏始终谨记导师的教诲。“留校之初,吴杰教授就告诉我:‘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站稳讲台’。”由此,他对教书育人一直满怀敬畏。
有一门课,王鹏已经上了近10年,但他依然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板书怎么写、上课思路怎么调整、关键知识点怎么呈现等等,都会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笔记本写了厚厚一摞。
这些年,王鹏先后获得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向战而研攀高峰
秋日的暖阳洒进王鹏的办公室,为笔挺的“孔雀蓝”制服投下温暖的光韵。办公桌干净整洁,电脑屏幕上是一行行代码,手边整齐摞放着一沓文件,那是他为部队设计的某系统材料。
一次到部队调研时,有两家单位的领导都向王鹏所在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如何控制设备状态,是最头痛的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系统?”
“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
项目对王鹏来说不难,但任务十分繁重。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他与同事分析了十几个GB、成百上千条历史数据,从中分析规律性和寻找关联性。经过两年努力,他们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平台设计出一套系统,彻底改变了两个单位原来的被动保障模式和数据事后分析方式。
“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再难也要解决;只要是对新质战斗力提升有帮助的,再久也要坚持。”王鹏常常这样说。
向战而研的岁月,总是枯燥而漫长的。王鹏记得,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研究涉及到底层机理,对新质战斗力是很有帮助的,5年不算什么。在国防科大、在我们学院,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的创新成果和为战贡献。”在王鹏口中,潜心为战而研,早已成为国防科大人的共识。
2009年,王鹏刚上博士,就加入了某工程攻关团队。后面的10年里,这个团队聚力默默攻关,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一直没有申报奖项。为了解决一项国家重大需求,一群人用了整整10年默默耕耘,所有人的想法只有一个:怎么快点把技术攻克突破、把成果用到部队。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是王鹏的一贯准则,也是国防科大人做学问的一贯品格。
是的,像浪花之于江河。年轻的王鹏,只不过是国防科技大学教研队伍中的一员,也只是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中的一员。然而,走近他,观察这个样本,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军队青年科技人才挺立潮头的青春航迹,也能听到“孔雀蓝”们向战为战而行的铿锵足音。(黄子娟、雷雯、于洋)
(责编:陈羽、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