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买啥都被人知道 App熟人推荐功能被指不尊重用户隐私

发布时间:2024-12-28 04:39:19 来源: sp20241228

  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你在使用社交类、购物类APP时,点赞过的内容、购买过的东西、观看过的直播等都可能因平台推送机制,使你的好友们知晓。近两年,通过算法匹配向用户推送熟人的情况在各类App屡见不鲜,提高用户黏性的同时,也让很多网友感到没有隐私可言。如何完善App的熟人推荐机制?社交平台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该怎么约束?

  记者梳理发现,绝大多数APP都设有关闭熟人推荐服务的功能选项,不少网友称,社交平台所提供的关闭选项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比如,玩游戏会被推荐熟人,刷视频也会碰到熟人,还有部分平台会向用户推送“可能想认识的人”“可能是你的朋友”等。不少网友因此认为,APP非法获取、知悉、保存、利用其姓名、手机号码、社交关系、地理位置、手机通讯录等个人信息和隐私。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徐悦告诉记者,他们已发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部分平台会默认读取消费者的通讯录和位置,包括分享给附近的人,自动添加好友,还有虚假发送好友申请;第二是会自动分享购物记录和浏览记录,比如通过APP的社交功能,不经消费者同意,把购买记录分享到社交圈,涉嫌侵犯消费者的个人隐私。

  徐悦说,江苏省消保委发现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隐私就在社交网络上公之于众了。有部分平台会在隐私保护说明中规定,只要消费者授权了平台访问用户的位置,就是同意平台向附近的人推荐消费者,只要曾经授权了平台访问通讯录,那就是同意平台可以向其他可能认识的好友推荐消费者。这些现象都是平台通过把条款隐藏在消费者不会注意到的个人信息保护说明中,获得消费者授权,但实际上已经变相地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业内人士介绍,App一般会对用户的使用习惯或消费行为进行画像。所谓的熟人推荐机制,是算法精准推荐的一种典型表现。其原理并不复杂,即社交平台通过读取用户的通讯录,向用户推荐通讯录好友,并且读取好友的通讯录,寻找可能存在的共同好友并进行推荐。如果绑定了第三方社交账号,平台则有可能通过这些账号获取更多的用户关系信息。

  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王占涛表示,利用熟人推荐机制侵犯用户隐私的平台,多是出于内部考核需要,本质上是KPI压力下的变形。一些已经上市的平台,销售额压力下,就会产生这种变形。变形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而不是整个功能的问题。

  在王占涛看来,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社交场景的丰富,一些App运营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很容易打法规的“擦边球”,隐私信息的界定有时会显得比较模糊。如果监管没有规定,社会上认为是隐私,这就处于一个相对灰色的地带。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对App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进行过深入调研。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虽然有些用户信息构不成隐私,但平台确实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作为网站的运营方,收集消费者的通讯录等信息可能属于过度收集。在过度获取的情况下,在消费者没有明确同意或者支持的情况下,发送给了第三方,这就可能涉及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不当使用。最关键的是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合法必要的原则,首先是要合法,还要有必要性,它要获取的信息必须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这是法定的基本原则。平台会去做很多合规性的包装,让消费者做勾选等,但是这种合规性的包装并不能代表这件事情的正当性。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陈越峰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网络运营者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之前,应征得用户的同意,并且平台应该明确告知用户收集的信息内容范围以及用途。一些信息可能不只是个人信息,还涉及个人隐私,被展示出来可能造成民事权益的侵害。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监管部门应加大对App上线合规的审查力度,对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商,应向社会公告并进行相应处罚。监管部门首先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一方面为消费者解决投诉的问题,另一方面把消费者的投诉作为执法的线索,以此开展监督检查,发现明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要进行依法查处。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