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脑袋两个系统

发布时间:2024-11-25 05:14:47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一个脑袋两个系统

3月27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去世,享年90岁。

您没有看错——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获得了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学视角引入经济学研究,行为经济学由此奠基。

卡尼曼并不赞同传统经济学中对于“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非理性的。他的核心思想和观点,大多都凝练在了《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

书名《思考,快与慢》直白地道出了本书的主旨,即大脑的运行可以想象成两个组成部分或者两套系统的结合。卡尼曼参照心理学文献术语,把这两套系统分别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凭借直觉行事,速度较快;后者依靠反思行事,速度较慢。

“系统1”的运作根本不需要依靠我们平时常说的那种“思考”。比如,有一颗球朝你飞过来,你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躲开它,甚至在你的大脑反应过来之前。脑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涉及了复杂的神经科学问题,它与人脑中最古老的一部分关系密切,并且贯穿于人类进化的全过程。毕竟,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充满危险的复杂环境中。若是遇到一只老虎,停下来思考就是等死,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跑为敬”无疑更有助于生存。

“系统2”是反思式的。相比于“系统1”,它很懒惰,非必要不启动;而且很低效,总得花点时间才能发挥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精妙得多,能解决的问题也复杂得多。比如,如果有人问“411乘以317等于多少”,我们就会用到“系统2”;又比如,同样是坐飞机时遇到强劲气流,“系统1”会“说”,“飞机抖得厉害,吓死宝宝了”,“系统2”会“反驳”,“坠机是极其罕见的,淡定!”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境下,我们会看到有些人慌乱得厉害,有些人则冷静得多。其中的关键在于,不同的人对于“系统1”与“系统2”的依赖程度不同。

“系统1”经常是无意识的,它依靠情感、记忆和经验作出判断,见闻广博,但也很冲动,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需要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它虽然正确率更高,但需要“系统1”主动求教才能被“激活”。否则,它的反应通常都是静静躲在一边,假装自己不存在。

这也是卡尼曼并不认可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原因。在教科书里,“理性人”在做决策时总是会依赖“系统2”。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依据“系统1”的指示行事,即便有充裕的时间也是如此。

要想让“系统2”更好发挥作用,需要集中注意力。比如,在繁忙的火车站等朋友,若是刻意寻找,即使隔着一段距离你也很可能一眼看到他,即便你们已经很久没见;但若一边看小说一边等待,大概率只能等着朋友找到你。

进一步说,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将注意力分一点出来给别的事情,还可以勉强接受;但若将其过度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则很容易导致失败。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同时做好几件费脑子的工作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就如同,绝大部分人都不能一边在上下班高峰左转驶入一条有很多行人的复杂线路,一边心算“411乘以317等于多少”这道乘法题。

反过来说,如果人们足够专注,就能屏蔽掉其他事情。在一本名为《看不见的大猩猩》的书中,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两位作者提供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证明。他们设计了一部两队传篮球的短片,其中一队穿的是白色球衣,另一队穿的是黑色球衣。观看短片的人需要数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忽略掉另一队传的球。显然,这个任务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短片播到一半时,一名套着大猩猩服装的女性出现了,她穿过球场,捶着胸,然后继续走动。这只“猩猩”出现了9秒钟。最终的统计结果是,上万人看了这部短片,但其中约有一半人并未注意到异常。可以想见,若是把专注这项“技能”运用到工作中,无论是嘈杂的办公室还是吵闹的邻居,都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卡尼曼另一个有趣的观点是,“系统2”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进化成“系统1”。大多数顶级运动员都是这一“进化论”的成功实践者。顶级运动员经常会有令人惊叹的表现,有时候是一脚匪夷所思的进球,有时候是一组超乎想象的躲闪。即便事后你问这些运动员“当时是怎么想的”,他们大概也只会回答“觉得就该这样做”,如果他们够坦诚的话。这就是“系统2”进化为“系统1”后的“条件反射”。换言之,任何人、任何工作,要达到卓越的程度,“练”就是了。写稿写不好,就没完没了地写;打球打不好,就没完没了地打。总有一天,你的“系统2”会进化为“系统1”,技能变本能。

(责编:杨曦、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