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两会一年间来看这份美丽“答卷”

发布时间:2024-11-18 08:43:07 来源: sp20241118

  回顾2023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绿色发展设定了具体目标,做出了坚定承诺。一年过去了,这些承诺实现了吗?

  2023年太湖流域水质达16年来最好水平

  太湖湖滨,春季开学后的第一堂自然课正在进行。孩子们观察着鸟类动植物的生长情况。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学生 浦思伊: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也是我们家门口的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保护环境,让太湖越来越美丽。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太湖流域内206个重点断面优良比例为96.6%,水质达16年以来最好水平,这也正是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加强流域综合治理”最有力的回应。2023年,江苏环保部门借助卫星遥感技术等手段,绘制出太湖污染防治热力图,动态监测流域湖面、河道和水系。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处处长 刘朝阳:比如说我们这个地方,它颜色相对比较红,说明这个小的范围之内,它的污染物排放相对比较集中,需要我们重点管控。

  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创历史最好成绩

  2023年,为了“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山西在全省开展“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规划3年内实施285个生态修复项目。最新数据显示,汾河入黄口断面水质连续5个月达Ⅲ类优良标准,创历史最好成绩。

  这一年,也是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的关键之年,以前近乎绝迹的江豚,到2023年底已监测到162头。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也提前两个月抵达东洞庭湖越冬。

  湖北枝江市摄影爱好者 唐万钰:2023年是我拍鸟收获最大的一年,不仅拍到了小天鹅、青头潜鸭,还拍到了成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年间,《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重磅文件相继出台。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展开。2023年,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主战场”,全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新增两亿多吨,比前四年的总和还多。几万家企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全部完成,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再增加200万户,真正实现了“屋内有温暖,屋外有蓝天”。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全国上下一盘棋,治理效果肉眼可见。

  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三江源、大熊猫等首批5个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近日,科研人员又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了樱亚属新种桐木樱桃。全国65%的高等植物群落、7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兰科植物等3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

  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年间,除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让百姓越来越受益。城市“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随处可见,已建成的9万多公里城市绿道,让市民出门有绿茵,归途伴花香。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居民 王琳:推开窗就能看见景,出门还能踏个青,感觉生活在这种有山有水的地方,非常惬意,非常舒适。

  乡村也在加快蝶变。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吉林磐石北锅盔村,建起管网式水冲厕所,房前屋后栽树种花,打造开放式庭院。广东中山桂南村,公园、书屋、咖啡馆、步道一应俱全。在湖北孝感红畈村,村民屋顶上铺满了光伏板,村委会门口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村道边换上了光伏路灯,绿色电能让小乡村成了“零碳村”。

  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天津市民:有好多手机App,把我们一系列生活习惯都会计算出碳值,提醒我们为生活减碳、为社会增绿。

  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已经开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