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厄立特里亚

发布时间:2025-01-01 15:56:10 来源: sp20250101

2022年1月,我从寒风凛冽的乌鲁木齐出发,飞越亚欧大陆,历经3次转机,累计上万公里飞行,终于抵达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从空中俯瞰,东非高原辽阔无边,旱季的草原竟与新疆的戈壁有几分相似,对生长在中国西北的我来说,这里既陌生又夹杂着熟悉。乘车离开机场驶向阿斯马拉市区时,我望向窗外,蓝天白云之下,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干净的街道、粗壮的棕榈树、友善的人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与我想象中贫困落后、动乱不止的东非大相径庭。

厄立特里亚这块被称为“非洲明珠”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美景。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人们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传承。作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岩石教堂和古老的清真寺,在首都阿斯马拉可以领略到意大利殖民时期各种前卫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的韵味,置身于马萨瓦港口老城区又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这片土地历经风雨,承载着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活力,仿佛一个千年沉淀的宝匣,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除了文化遗产外,厄立特里亚的自然美景也令人心驰神往。从神秘的东非大裂谷到绚丽多彩的红海珊瑚礁,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红海沿岸的景色美不胜收,湛蓝的海水与浅金色的沙滩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迷人的画面。微风拂过,海浪轻拍沙滩,海鸥翱翔于蓝天,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在这片神奇的红海沿岸,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远离外界干扰,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生命的慰藉与宁静。

厄立特里亚街道整洁、维护良好,在阿斯马拉市中心和人群聚集区,鲜少见到垃圾随处丢弃,建筑物虽有年代感但功能良好。城市内各处点缀着郁郁葱葱的绿树以及各种绚丽多彩的花朵,营造出宜人的城市风景。

厄立特里亚街头掠影。作者供图

厄立特里亚街头掠影。作者供图

然而,最令人难忘的是厄立特里亚人民的勇敢和顽强。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他们勤劳耕耘,努力拼搏,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默默奉献着。

在阿斯马拉市郊有一处坦克坟场,堆积着无数报废的军用装备车辆,默默诉说着厄立特里亚长达30年的武装独立战斗的惨烈。走近这块破败之地,可以看到无数不知名小花映衬着那些曾经见证过战火硝烟的坦克残骸,沿着残破且锈迹斑斑的装甲机械一路延伸盛开。

位于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市郊的坦克坟场,堆积着无数报废的各式各样的军用装备车辆。作者供图

位于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市郊的坦克坟场,堆积着无数报废的各式各样的军用装备车辆。作者供图

每当看到这一情景,我也总能想到一个单词—“resilience(坚韧)”。它是厄立特里亚每一年独立日庆典上的高频词汇,更是常常出现在当地各种宣传海报之上。这个词汇承载着厄立特里亚人民的坚韧与顽强,是他们在历经战乱和挑战后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resilience"一词都如影随形,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厄立特里亚1991年独立时,国家绝大部分人口处于贫穷状态,公路和街道为战争机器所破坏,曾经兴旺的制造业设施年久失修,交通、卫生、教育几乎不存在,电力设施、电话服务、清洁水十分短缺。但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厄立特里亚在延长人口预期寿命、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提高青少年识字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卫生领域表现突出,是在2015目标年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卫生领域三个目标的唯一非洲国家。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相互交融,生活秩序井然有序,人民展现出的顽强与乐观让我深感震撼。我相信,在“resilience”的力量下,厄立特里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愿厄立特里亚的风景永远迷人,愿这个国家的人民永远坚强不息。

(作者是中国驻厄立特里亚使馆工作人员)

(责编:崔译戈、吴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