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1:27:48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北京6月2日电 (曾玥 国璇)二里头还原出3800多年前的文明印迹,良渚遗址为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实证依据,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而今,越来越多中国民众已习惯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延绵。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如是指出。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一年来,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呈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写就新注脚。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是其中例证。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举办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
“‘博物馆热’展现了当代人民的生活美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说,“到博物馆去”成为社会风尚的背后,是中国民众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融合之中,更显守正创新之道。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如今,人们用一部手机便可“云游”敦煌莫高窟,让藏经洞里的碑文壁画在指尖展露真颜;戴一副VR眼镜,便能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兵马俑近距离“对话”;玩一场博物馆实景“剧本杀”,便可沉浸式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内涵……交互式、数字化、沉浸式体验正让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全新样态“活起来”。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重塑人类的知识版图和文明形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王晓光表示,在数智赋能理念指引下,一系列新兴技术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智能化活化需要,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重新定义文化传承发展空间。
当前,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方面,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加快完善文物大数据管理成为中国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一众新型文化业态和消费场景应运而生,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
文化评论人士认为,中国正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取姿态。
金元浦表示,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处理好文化和科技、人文和经济等关系,“文明成果与现代科技的高度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融合之中,更显文明交流互鉴之姿。
“人在草木间”,这是中国古人在造字时对“茶”的理解,也是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真实写照。“林茶共生、人地和谐”,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认为,这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启示和示范作用。
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7项,其中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在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方面的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表示,中国每一处令人惊叹的遗产,不仅展现了突出的、普遍性的精神文化价值,更重要在于展示了千百年来,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如何交流对话。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一年来,“文明相遇”的故事不断续写。当紫禁城“遇见”凡尔赛宫,约200件展品诉说着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佳话,跨越时空的“龙与百合花”见证了中法建交60周年新华章;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旁,吉美博物馆今春以来先后映出祥龙、披上“中国红装”,中国单色釉瓷器展、中国明代金器展、唐代主题大型展览正相继在此亮相。
“万里之遥,不以为远。文明之光,相互映照。”一件件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跨越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和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