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1:58:38 来源: sp20250102
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近年来,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显著,发展影响持续扩大,为全球碳市场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日前,《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逐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细读碳市场发展“年报”,“创新”“活力”成关键词。
《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圆满收官,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63亿吨,成交额172.58亿元。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第一个履约周期上涨31.79%。
随着全球减排力度不断增大,碳市场逐渐成为国际普遍采用的降碳重要政策工具。《报告》显示,中国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配额分配方法,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碳减排提供激励,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了“中国方案”。
我国碳市场由全国统一的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组成。对此,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认为,“相较于强制性限产限排,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配置碳排放资源,企业减排方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促进行业减排。”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8.78%。“通过碳市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赵英民说。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碳市场发展成效逐步彰显,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认可,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为开展气候投融资、碳资产管理、配额质押等锚定了基准价格,撬动了更多绿色低碳投资,促进火电行业能效提升、能源结构调整,显现出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对于碳市场所发挥的作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认为,通过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将碳减排目标要求直接分解落实到企业,使企业成为减碳的主体,压实了企业减碳责任,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
在四川泸州,轻点手机就能参与低碳减排活动;在重庆,市民可通过小程序直接扫码,平台自动量化其减排效果后给予碳积分;在北京,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点滴小事,都可以用“个人碳账户”记录下来,换取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碳市场的创新发展,正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激励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人民网 欧阳易佳)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