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6:47:29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呼和浩特5月24日电 题:内蒙古西部农村以“农”促振兴 以“旅”期未来
中新网 记者 张林虎
向日葵因其耐盐碱、耐水、抗倒的特性,一直是河套平原种植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农作物,被称为河套大地的“秋日金”。
连日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先锋村,由内蒙古农科院主办的黄灌区食用向日葵机械化精量播种及水肥管理示范推广现场观摩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慕名而来的种植户正在与专家请教学习。
“老师从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讲解,针对我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农户们受益匪浅。”先锋村村民辛成成说。
图为“天空地”一体化玉米农情信息监测平台。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供图近年来,乌拉特前旗通过强化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借助“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三服务一促进”等活动,在农业生产一线,推出更多实用、高效的科技服务,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先锋村党支部书记韩国庆介绍,去年,该村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能人带动、科技帮扶等方式,重点推广向日葵密植高产技术。
“每亩种苗从1500株左右,增加到1700株左右,亩产达到349公斤以上,创下内蒙古向日葵单产最高纪录,实现节本降耗,增产增效。”韩国庆说。
“今年,我在农技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运用北斗导航种植,每100亩地约能多种出5亩,土地利用率高了。”说起科技种植带来的好处,种植大户张建军赞不绝口。
图为砌渠护坡工程。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供图“开沟起垄技术,实现了抗盐碱、抗旱、抗倒伏;测土配肥让作物吃上‘定制餐’;浅浇快轮(模式)让农田‘喝好’就行,我们浇水、施肥少了,但是产量不减还增。”张建军说。
为了让科技的“种子”更多在农田上“开花”“结果”,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新安镇通过试验新品种、新技术,以点带面,将北斗导航、测土配肥等现代化、智能化的高效农业技术引入田间,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带动全镇农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我们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链接现代化农业企业和专家人才,通过科技赋能、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引领新型经营主体典型引路,让农业生产在新时代更加智能。”新安镇党委书记张宏说。
和乌拉特前旗不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则是以地方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推动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多元化发展,围绕乡村旅游点、研学基地、农家乐等,将南村打造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商圈”。
事实上,早在“五一”假期前夕,察右前旗已着手完善南村旅游基础设施,围绕“文化、运动、乡村、美食”等特色旅游IP,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研学基地增加了川剧变脸、非遗演出、放飞蝴蝶、‘超人打怪兽’等活动,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每天约4000人次。”察右前旗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金荣说。
连日来,察右前旗研学实践基地迎来了一批批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学生。“今天的研学活动是亲近大自然的好机会,我们在健康步道徒步走了2.5公里,象征着长征两万五千里,虽然很累,但我体会到了长征的艰难,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察右前旗实验小学学生要梦陆说。
与此同时,察右前旗利用南村大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基地和乌兰察布之夜MAX运动工厂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学生们通过聆听革命故事、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竞技体育精神,在游戏中学习、在趣味中成长。
图为同学们在乌兰察布之夜MAX运动工厂体验游戏。师慧杰 摄近年来,察右前旗在农文旅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成功将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我们将继续挖掘乡土文化的深厚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人参与、了解、融入,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察右前旗文旅局局长王祯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