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0:58:10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鄂尔多斯6月9日电 题:用新媒体寻亲的“国家的孩子”
中新网 记者 李爱平
清晨,当屋外亮光穿过窗帘后,白宝牛拿起手机开始浏览新媒体平台上的寻亲话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当白宝牛的人生步入60岁后,这样的想法日益强烈。
图为白宝牛。 中新网 记者 李爱平 摄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白宝牛介绍,前段时间呼和浩特有“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的消息,“再次燃起我寻亲的信心。”
“我是在养父母均已亡故的情况下,才有了寻亲想法的。”今年65岁的白宝牛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他在9岁那年就洞察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但他们(指养父母)对我实在太好了,我们谁也不肯说破。”
1960年,不足1岁的白宝牛从中国南方的孤儿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交由草原额吉(额吉,蒙古语,意为母亲)抚养长大。长大后他通过读报得知,自己是标准意义上的“国家的孩子”。
“我是哪里人,为啥要来这里,我有没有档案?”成年后,白宝牛曾向当地一些年事已高的知情者询问,但对方给他的答复是:这一切很少有人知道,“只知道白宝牛这个名字是养父母起的。”
“我是喝牛奶长大的,刚来养父母家里,他们为此还买了一头牛,所以(我)大名叫宝牛。”养父母陆续过世后,白宝牛和姐姐聊天时,姐姐不经意向他透露了这一消息。
“我们双方都不曾激动,毕竟年龄都大了。”从姐姐口中得悉一些细节后,白宝牛开始从各种媒介中有意识地浏览关于寻亲的消息。
5年前,白宝牛通过一个短视频平台关注到“国家的孩子”寻亲成功的案例后,他也开始借鉴这一模式。“我每日在平台上发声,寻找线索。”
家中所有人都很支持白宝牛的这一想法,他的老伴王云梅说,这是白宝牛的人生夙愿,能完成更好,完不成,努力过了也不遗憾。“现在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给他寻找亲人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
去年至今,内蒙古很多“国家的孩子”通过公安机关与久别的亲人相逢,这些消息也一直激荡着白宝牛的内心,他也向公安机关寻求了帮助。
“目前我已和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取得了联系,公安机关告诉我,会主动对接上级公安机关,通过采集血样、分析对比相关数据等方式,帮助我早日实现寻亲梦。”
“说不定,过段时间,我也会随公安机关一道赴江南认祖归宗。”白宝牛说,他就是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