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2:07:43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杭州10月22日电(记者 张斌)22日,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不畏征途万里远,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与参与本届盛会的工作人员及各界人士一道,为实现同一个心愿执手相约,为奔赴同一个梦想共同闪耀。
开幕式现场。张斌摄这是杭州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承诺的心愿和梦想。
第19届亚洲运动会结束后,杭州正式进入亚残运会时间。
短短十几天时间内,杭州实现指挥系统、场馆设施、赛会服务、景观标识等的顺利转换。
竞赛场馆内,无障碍设施随处可见。洗手间可以“听声辨位”、场馆电梯按键上有清晰盲文、赛场内还设有残疾人专用无障碍座席。亚残运村内,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为运动员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体验,房间内配备了多个紧急呼救按钮、防撞条和圆角家具……
更多的改变,在三年前就已开始。
2020年,杭州启动市政无障碍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对城市细节进行改造,三年来共完成城市无障碍设施整改54000余项,2348座城市公厕中有81%已建成无障碍公厕。
“本届亚残运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残运会和亚运会的保障标准一致。在无障碍设施以及个性化服务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杭州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陈卫强说。
这是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心愿与梦想。
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的男子轮椅击剑运动员孙刚入场后自信而兴奋。在他的印象中,近些年,国家对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项目越来越关注、关心。
“希望通过观看、了解这次赛事,更多残疾人朋友能走出家门,多多参与体育运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当日,孙刚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说。
此次杭州亚残运会,中国残联成立由723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全部22个大项的角逐。这正折射出中国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中国有约8500万残疾人。通过持续推动残疾人在基层社区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已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弱有所扶,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进步和成就。
“中国在残奥会中的表现名列前茅,我们都为中国骄傲,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成功发展成为世界典范,值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学习。”日前,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接受 中新网 专访时说。
这是美丽亚细亚团结奋进的心愿和梦想。
“美丽亚细亚/光荣亚细亚/手拉手/我们是一家……”22日晚,曾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打动许多人的歌谣再次响起。
聚光灯下,杭州亚残运会共设22个大项、564个小项,为各国残疾人运动员追梦提供广阔舞台。
回溯至2010年,中国广州举办第一届亚残运会,成为亚洲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重要一步。13年来,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成就瞩目,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发展了残疾人体育事业,也有不少排进世界前8名的年轻运动员崭露头角。
体育运动之外的故事,尤其触动并凝聚亚细亚民众的心。
正如马吉德·拉什德对 中新网 记者所说,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并不局限于运动本身。“体育不止关乎比赛和奖牌,我们还能在其背后看到更多奥义,鼓励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团结起来。”
这是亚洲人民关于爱和文明的心愿和梦想。
开幕式上,小小杭州市花——桂花再次成为“主角”。大莲花体育场金桂盛开,满场下起桂花雨,22组金桂花组成“金桂之冠”,桂花香味始终弥漫全场。
这一独特设计源自中华文明的浸润和熏陶。
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总撰稿人吕媛引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中国古代名句说,桂花并非独自开放,而是花团锦簇,正如同每个运动员一样。“他们并不是孤独地在奋斗,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行走,他们身边始终有很多的爱和陪伴,始终有很多人的关注。”
正如她所诠释的那般,这场亚残运会折射的,是亚洲人民携手同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们,或许在赛场上下都面临命运的曲折、生活的苦难,但始终向阳而生,不轻言放弃。
某种角度而言,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并无差别——这是每个人挑战自己的万里征途,意味着亚洲人民不止有巅峰的身体,还有着不屈的灵魂,更有着团结一心的能力。
而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所在。
“在体育中无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差异,大家都平等地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我们推广残疾人体育比赛正是想告诉大家,残疾人也能创造意想不到的成绩。我们坚信,在友好的社会环境中,残疾人也可以展现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马吉德·拉什德说。(完)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