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6:28:43 来源: sp20241110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别之大在世界上少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一幅东西互济、南北协同、城乡并进的美丽画卷,正在中国大地徐徐铺展。前不久有着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地铁”之称的一条交通动脉贯通运营,它串起沿线的五座城市,并采用地铁公司“公交化运营”的创新模式,让出行更便利,同城化效应也更明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跑出“加速度”。
5月26日贯通运营的这条广东城际“四线”,把大湾区的广州、佛山、肇庆、东莞和惠州五城连成一条线,成了一座“超级城市”。
乘客:不要换乘那么多次。
乘客:这一条线开通的话,越来越便利了。
不仅有“最长地铁”,还有超级工程。
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深中通道打通了珠江口东西两岸要素流通的动脉,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了广东。他提出一个伟大的构想——希望广东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毅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发展,应该说既有利于来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也有利于带动内地的发展。
此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等多份文件陆续出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我们要谋划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要走好现代化之路,实现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水平能够更加接近。那么大家都能够朝着共同富裕的路上去走,我们就要谋划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和总体安排。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既有面上的部署,更有点上的具体的精细化要求。既有大的谋篇布局,那么也在具体的落子方面有重点的一些突破,那么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基层层面,也都有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撑和对应。
新时代区域如何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指出: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毅仁:总书记根据我们全国整体的发展新形势,以及我们国内外新形势的变化,站在更高的角度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战略,应该说是对我们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入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实践,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向更广、更难、更深的领域进发。
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首个市场化的智慧城市产业园5月份正式投入运营,一项项低空经济的实验项目正在这里展开。
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园区运营中心总经理 孙晓新:未来将吸引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数字城市等领域上下游企业,助力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设立的。
回首十年前的京津冀,北京的“大城市病”,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都是这个区域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并提出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等7点要求。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十年来,“北京疏解、津冀承接,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作链条日渐清晰,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达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毅仁: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多年以来,在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方面,应该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既疏解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又支持了天津、河北等地区的发展。
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功能定位,发挥着自身的比较优势。
涵盖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展并倾注了大量心血。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长三角里面有很多城市相对来说,原来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就比较高。那么对于这样的城市群来说,它的这种特点,就是要去加强以不同的城市之间,发挥各自的整个功能当中的定位为一个着力点,打通各种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让那些城市更好去成为一个整体。
协调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区域特色优势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为各区域指明发展方向。
对于中部地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对于长江经济带,他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对于东北地区,他强调,要维护好国家国防、粮食等“五大安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总书记实际上是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内涵,那么使得我们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认识,从过去单纯的认识缩小经济方面的差距,到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按照板块内部不同空间单元之间,它们自身的特点去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差异化的、精细化的治理思路。
以一域带全域,以发展促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区域要协调,城乡要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提出一系列关于城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辟我国城乡发展工作新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毅仁:像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城乡差距也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重大的差距之一。我们要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城乡融合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城乡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破局的思路,“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推进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一体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更加美丽宜居。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了73%、90%以上的自然村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运处置;
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发生明显变化,乡村基础设施从基本的“通路通水通电”升级为“硬化路进村、光纤入户、快递到家”等;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了80%的村庄。
所有的一切得益于我国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心与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毅仁: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呈现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东西部发展差距持续缩小、重要功能区关键作用更加凸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区域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布局更趋优化、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动格局逐步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层次迈进。
大事记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五大新发展理念提出,协调发展成为其中之一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印发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2022年:《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出台
2023年: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成立
2024年: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